今年因為缺蛋,再度引發各界討論蛋雞產業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蛋雞越養越多,蛋卻依然不足
從數字來看,2021年台灣蛋雞數量4300多萬,平均一隻雞一年生產190顆蛋,產蛋率五成二。日本1億4000多萬隻蛋雞,每隻雞年產蛋305顆,產蛋率達八成四,再跟各國平均每隻蛋雞一年生產202顆相比,台灣有很大差距。
長期關注相關議題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台灣產蛋率落在平均之後的四大原因
- 格子籠禽舍落後破舊,產業飼養專業不足。
- 嚴重剝削動物福利。
- 糞便堆積蚊蟲盤據,令人頭痛的鄰避設施。
- 蛋雞產業產能低落,缺蛋只知強迫換羽。
動社認為,在面臨缺蛋可能越來越頻繁的未來,政府所提出的3年10.5億禽舍升級補助計畫,應該順勢廢除格子籠,引導蛋雞產業走向友善飼養,才是真正的永續作法。
降低飼養密度、平面飼養 推動友善飼養
桃園龍潭的蛋雞放牧場,以友善飼養方式經營,飼養密度約一平方公尺六隻雞,比平飼標準規定的一平方公尺九隻雞低一些。場主表示,這是尊重母雞的雞權,讓牠們有更符合天性的空間。戶外區可以曬太陽、奔跑、沙浴、玩樂,室內區也有高床、棲架、產蛋箱。不過這種放牧方式,飼養難度相對高。
嘉義的密閉水簾蛋雞舍,則是國內少數採大規模平飼的蛋雞業者。10年前先嘗試小規模密閉平飼,確認可行後,興建五大棟兩層樓的禽舍,分兩期工程投入蛋雞友善飼養。二樓第一期完工使用後,陸續入雞超過4萬隻,也開始產蛋。一樓第二期工程也預計下半年入雞。從明年開始,13萬隻蛋雞將全數投入生產。業者認為,友善飼養是世界潮流,國外很多知名通路,都已經響應廢籠政策,台灣跨國通路商,未來也勢必會加入。
以同樣的面積來算,平飼的飼養數量大約籠飼的1/3,平飼蛋雞業者認為,透過往上蓋兩層的方式,可以加大飼養量,整體來看,雖然隻數下降,但是產蛋率平穩,蛋價比籠飼好,還是有獲利空間。
不過不少籠飼蛋農認為,平飼可能造成雞群更容易生病,產蛋率更低。也有聲音質疑,採用平飼或放牧,飼養成本大幅提高,民眾能接受雞蛋漲價嗎?
農委會回應,政府一向支持動物福利,但是參考世界各國經驗,全面廢除格子籠不可行,不過現行政策也會把友善飼養作為優先補助,鼓勵更多蛋農重視動物福利。
國內2000場蛋雞舍約10%採用平飼飼養,不到1%採用放牧飼養,想要吃到哪一種雞蛋,每一個消費者都是最終的決定者。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蛋雞的家要多大?|透過友善飼養提高產蛋率】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