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09:14
為促進塑膠循環再生,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於9日公布,規劃塑膠容器產品符合綠色設計三個要素包括純料(Single material)、原色(Simple colour)、減標籤(Small label),和使用再生料且達25%,塑膠回收清除處理費...
2023-11-09 09:58
基隆潮境保育區於2016年成立,一向是海保區模範生,禁漁及有效執法,有助海洋復甦。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李承錄在4日潮境海灣保育論壇上表示,今年首三季於潮境及瑞芳深澳保育區進行初步生態調查,分別記錄到151種及76種魚。...
2023-11-07 10:21
你能分辨出美味蚵仔煎的「蚵」,是來自台灣還是越南嗎?近年,與台灣蚵同屬葡萄牙牡蠣(學名︰Magallana angulata)品種、售價較低的越南蚵,佔總進口牡蠣量一半以上。為杜絕混充,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於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新開發的牡蠣產地...
2023-11-03 17:39
荒野保護協會於2日公布2023年淡水河廢棄物快篩調查結果。對比2020年調查,今年河岸垃圾增加一倍,其中一次性飲食廢棄物佔七成;八成垃圾高度集中在6%河段,關渡大橋、蘆洲區、社子島右側,收集到的垃圾最多,被評為「超髒」。協會研判,防疫生活帶...
2023-10-30 17:55
離岸風電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旗下三個風場渢汎、渢成、渢利,27日在環境部進行第五次環評初審。開發單位取消桃園觀音廊道上岸規劃,全部於竹南廊道上岸,也承諾加大風機間間距,留設鳥類廊道。不過,多個漁業代表仍質疑風場直接影響漁獲,...
2023-10-30 10:08
29日下午,4000多名民眾參加「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當中有人打扮成「野生動物」例如石虎、黑熊、青蛙、老虎,現身台北立法院濟南路,繞行立法院一圈,高呼口號表達訴求。遊行隊伍中亦不乏一家大小,或帶着家犬前來。他們把野生動物的困境帶到城...
2023-10-27 18:27
經濟部26日到行政院會進行「能源轉型報告」。在總統蔡英文七年半的任期內,光電跟風電增加了6.3倍,再生能源發電量亦增加1.17倍;備轉容量率低於6%的日數,由2016年的80天,降至2022年的二天。
但在記者會的簡報和新聞稿上,經濟...
2023-10-26 10:59
9月25日,臉書出現一個名為「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的粉絲專頁,封面相片是一隻隻漫畫版的受傷野生動物,連跑環保線的記者,也不太清楚這粉專的來歷。中秋連假過後,該粉專公布10月29日在台北會有「上街」行動,但沒有其他活動詳情。貼文下有人留言...
2023-10-25 15:28
近年遊蕩犬貓影響生態問題引起熱議。六個野生動物保育團體及生態學者於2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遊蕩犬貓攻擊野生動物,是救傷單位救傷原因前五名;犬貓攻擊事件佔全年救傷事件的8.9%,平均每11件救傷案例,就有一件是遭犬貓攻擊。團體指出,捕捉、絕育及...
2023-10-20 10:22
行政院於19日公布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2023-2026年)」,四年內撥款4116億元,執行七個領域共126個項目,本期新增的調適工作有48項。針對近年科學園區、中南部缺水,八個水資源新項目包括在新竹及台南興建海水淡化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