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2012年開始推動蛋雞友善飼養,但近年的政策幾乎停滯。「讓雞展翅國際聯盟」(Open Wing Alliance)就蛋雞友善飼養的三大面向共31項指標,對17個國家進行綜合評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結果,其中台灣排名第六,比不丹、韓國低,首三位依次則為紐西蘭、以色列、澳洲;31項指標中,台灣就有15項為零分,滿分140分中僅獲29分。
新國會三大黨促農業部制定蛋雞友善飼養政策
「讓雞展翅國際聯盟」的三大面向評比中,台灣在「廢除蛋雞籠飼進度」中表現最差,只得零分;「非籠飼轉型措施」獲16分;「蛋雞動物福利規範」獲13分。
其餘15項獲零分的項目,則包括「禁止或逐步淘汰層架式雞籠」(Battery cage,即俗稱的格子籠)、「制定逐步淘汰籠飼的政策目標」、「提供非籠飼轉型資金補助」、「提供非籠飼技術訓練或支援」、「公開的官方統計數據」等。
評比得分和排名,跟是否為已開發國家並無直接關係。以日本及新加坡為例,排名分別為第12及14位,總分只有8分及6分。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台灣自2012年開始推動蛋雞友善飼養,當時超前許多國家,但近五年台灣政策幾乎停滯。雖然政府在2014年已公布《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農業部也有提供友善蛋農低利貸款、友善雞蛋生產系統標示等措施,但他認為仍缺乏明確政策目標、轉型計畫與落實期程,多數蛋農觀望不前,陷入產業轉型僵局。
出席記者會的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指出,政府不應期待產業自動轉型,必須有政策引導,將在國會全力支持蛋雞轉型友善飼養。國民黨立委王育敏稱,衛環委員會將安排參訪使用最新技術的優良養雞場,亦要求農業部向優良養雞戶提供獎勵以茲鼓勵。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稱,轉型需要雞農配合,農民關心的飼養技術、轉型成本,以及消費者關心的雞蛋穩定供應、合理售價等問題,農業部應研擬提出整體及漸進的策略措施,促進產業升級永續。
農業部動物保護司副司長陳中興回覆《太報》詢問時稱,農業部發現許多地方自治條例對畜牧場的改建或新建並不友善,將邀集地方政府協商,針對友善生產的雞場擬定改善限制。
紐西蘭評比位列第1 但非無痛轉型
紐西蘭在本次評比中雖位列第一,但翻查資料,紐西蘭也非無痛轉型。動保組織「停止工廠養殖」(Stopping Factory)於2017年在紐西蘭各地抗議籠飼雞,各大超市及連鎖速食店近年遂制定捨棄籠飼雞蛋時間表,加上紐西蘭政府2012年提出「禁止格子籠政令」,並於2023年1月正式實施,造成養雞戶退場或採取散養方式,不但鬧過雞荒,雞蛋價格也因此上升。
事實上,早在1992年,瑞士成為首個禁止使用格子籠的國家,部分歐洲國家如英國也在2012年實施禁令。澳洲則有意在2036年前逐漸淘汰,而當地三大超市Coles、Woolworths和Aldi都答應在2025年起,不會出售格子籠飼養方式所生產的雞蛋。
不過,禁止格子籠不等於完全友善飼養,雞農轉而使用豐富籠(Colony Cages)作為替代方案,籠子面積增加,每個籠可養上數十隻雞,每隻雞平均占有面積也比格子籠多,蛋雞雖可伸展翅膀,但活動空間仍是有限;有國外動保組織亦曾指出,豐富籠的標籤資料會誤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