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沒空、學生無感 教室裡的氣候教育風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老師沒空、學生無感 教室裡的氣候教育風暴

2023年11月02日
轉載自願景工程;文:劉十賢;圖片編輯:陳靖宜


教室外風暴已發生,教室裡氣候教育仍然缺席。畫面設計:陳靖宜

氣候危機衝擊下一代,2019年,16歲的「氣候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發起「Fridays for Future 」罷課行動。當時就讀高中、和童貝里同齡的王淨舜回憶:「我對她的號召力感到震驚,但其實不懂她在幹嘛,因為我對氣候議題知識不太了解。」

青少年大多數時間在學校度過,可能讓「未來」消失的地球危機,學校卻很少教。

「國際最主流的議題,在我們教育體系處於最邊緣。」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憂心地說,氣候變遷不在教科書或大考的重要位置,課綱列出的跨科目融合議題中,它的分量更只占1/90,學到的機率微乎其微。

綠色和平在2020年針對1000位教師做「氣候變遷教育調查」,結果呈現八成中小學生知道氣候變遷,但覺得事態緊急的只有兩成,綠色和平區域專案主任黃尚卿說,調查至今,現場改變有限,受訪老師們多半認為氣候變遷離學生太遠、沒感覺,硬是花時間教「不考」的東西,也很難處理來自家長的壓力。

教室外風暴已經發生,教室內仍歲月靜好,我們如何期待未來主人翁憑空長出應變能力?

關鍵議題的邊緣地位


氣候變遷被安排在高中地球科學課本最後一章,內容以講解科學原理為主。攝影:蔡宗儒

現行課綱中,只有自然科將「氣候變遷」納入必修課範圍,安排在國三、高一「地球科學」最末章。

翻開高中地科課本,氣候變遷章節近20頁內容,多半是講解氣溫變化的科學原理、自然現象,僅最後三頁提到國際條約、氣候行動,畢竟人文知識不是自然科核心的內容。

另一棘手問題是章節位置。台北市大安國中自然科教師紀君儒說,國三下學期尾聲才會教到氣候變遷單元,時間緊鄰5月份的升學會考,只能快速交代過去。

高中端情況類似,而且108課綱施行後,地科從兩學期課程縮減成一學期,氣候變遷得和地質、天文等大考重點競爭更少的課堂時數。參與教科書編輯近20年的新北市板橋高中地科教師劉麗純說,其它單元對於養成科學基礎都很重要,「否則學生在判斷事情時,容易受假資訊影響。」她也說,在緊湊時數與考試壓力下,放在最後的氣候變遷沒辦法教太深。


板橋高中教師劉麗純說明地科教科書的內容編排原則。攝影:蔡宗儒

在地科之外的課堂討論氣候變遷更是不可能。

雖然108課綱列出了19個「鼓勵」各科教師融入教學的跨領域議題,包括性別、人權、環境…等,但每項議題下又有不同學習主題,加總共多達90項。氣候變遷屬於環境議題的子題,等於只占「候選名單」1/90,想學關乎生存的大事,得要碰運氣。

長期將氣候變遷融入科普課程的新北市樹林高中教師黃寶如說,中學端「考試領導教學」風氣很現實,在課綱沒有大幅調整的前提下,考題或許是可著力的方向,「如果有關氣候變遷的跨科素養考題在大考出現,老師就能名正言順地引導學生閱讀、討論。」

氣變法列出教育目標 課綱政策應跟上


綠色和平講師在教育部主辦的氣候變遷營隊中授課。圖片來源:黃尚卿提供

今(2023)年2月甫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的立法目的開宗明義提到「落實世代正義」,寫明政府應加強「於學校推動以永續發展為導向之氣候變遷教育,培育未來因應氣候變遷之跨領域人才。」

黃尚卿指出,《氣變法》立法後曾和負責境教育的環保署官員討論「氣候變遷入課綱」,得到「這是教育部業務」的答案;而日前舉辦「氣候教育研討會」活動邀請教育部官員出席時,官方卻回應「這不是我們的範圍。」

法源有了,如何落實成課綱或政策,各界還在觀望。專家認為,「跨領域」和「永續導向」是改革關鍵字。

改革方向一:跨領域課程模組


黃尚卿在南投縣水里國小舉辦氣候講座,向小學生說明氣候危機的嚴重性。圖片來源:黃尚卿提供

現行課綱把氣候變遷放在自然科有其侷限,劉麗純說,氣候變遷涉及許多社會價值,各科教師合作開成跨領域課程比較有效果。劉麗純舉再生能源政策為例,自然老師可以帶學生探究農地種電、漁電共生減少的碳排,但討論它對產業、人權的影響,需要不同專業角度。

「政治人物和商人在氣候議題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屬於社會、人文教學範疇。」葉欣誠表示,聯合國早在2010年,就主張氣候變遷教育應納入社經面的永續議題,國內卻遲未跟上。

黃尚卿認為,調整課綱是深化氣候教育的關鍵。具體而言,她希望新課綱能促成一本具備完整體系、專業知識的氣候變遷手冊,方便學校教師隨時取用。而且,因應氣變議題的跨領域特性,應建立一套各校都能複製的課程模組,設定有哪些科目老師需要加入、分別負責哪些單元,降低學校從零發展氣候教育的門檻。

改革方向二:永續導向架構


葉欣誠認為,教育部應推動「氣候教育主流化」,落實世代正義。攝影:陳靖宜

葉欣誠說:「目前學校教不教氣候變遷都跟校長的績效無關,教了也不會得到額外獎勵,自然沒有動機。」

葉欣誠表示,若要落實《氣變法》規範,得想辦法讓氣變候議題脫離「1/90」的尷尬地位。他認為,教育部應推動「氣候教育主流化」,將氣候變遷獨立成上位架構,要求各科目融入此議題、或者以氣候變遷為核心開設校訂特色課程。葉欣誠強調:「運用國家計畫高度給棍子和胡蘿蔔,學校端才會有改變動力。」

國際上相關的作法已不罕見。葉欣誠舉義大利為例,2019年,義國教育部長宣誓要將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作為教育的核心,小學到高中的學生每年需要上33小時相關課程。

「氣候少女」童貝里故鄉瑞典的作法,也有參考價值。

旅居瑞典多年的作家、達拉納大學講師吳媛媛分享,瑞典課綱把氣候變遷列入永續發展教育當中,官方架設的教育資源網站,將各年段的教學目標和素材整理得井然有序,方便教師理解永續發展內涵、找到適合自身教學科目的切入點。

吳媛媛說,瑞典政府明確設定每個年齡層要學的永續目標,幼教及小學從感受四季變化、培養自然意識開始;中學談經濟和生態間的取捨、強調消費者的影響力;高中教人類發展歷程的各種價值衝突。但核心都是告訴孩子「他們有改變現狀的影響力。」

吳媛媛也是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課綱比較小組成員,她以瑞典經驗給台灣建議:「政府有責任給資源與指引,支持教師處理國家發展層級的議題。」考試方式也要與時俱進,「選擇、填充題根本已經無法跟上社會議題的腳步。」


青少年正面臨考再好也難以存活的世界,氣候教育能賦予他們危機解決能力。攝影:蔡宗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指出:「氣候變遷教育能幫助人們理解氣候危機的影響,給予作為變革推動者所需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

氣候危機不會依照升學成績決定攻擊順序,當青少年面對的是考再好也難以存活的世界,學習減緩威脅、適應衝擊,對平均餘命相對長的他們來說無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