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石油能幹嘛
今年氣候大會(COP28)的主辦國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對於這個既是第七大產油國,也是第一個簽署巴黎協定的中東國家,外界有著許多好奇。我們向曾在台灣、英國、新加坡參與電力發展規劃,現為阿聯水電公司(EWEC)能源模型分析專家的朱証達尋求解答。
「就像杜拜不會只想著靠石油一樣,杜拜早期靠石油起來,但他們大力投資發展金融、航空與觀光等產業,創造出新的機會。阿聯人對綠能也是一樣的思維。」朱証達這麼說。一個產油國能否真心擁抱低碳轉型?我們實地走訪一探究竟。
沙漠陽光普照 杜拜光電新未來
筆直的道路往沙漠的深處前進,遠方一座高塔頂端白光環繞,在大白天中依舊耀眼,那是此行的目的地——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爾馬克圖姆太陽能園區(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Solar Park)。站上觀景台,遠眺這個占地比嘉義市更大的光電園區,為眼前壯闊的景觀深深震撼。
傍晚,我們從杜拜離開進入阿布達比市區,三艘海上油井平台船停泊在港邊,夜裡燈光打在高聳的鋼架上。兩個場景恰好代表了阿聯的傳統與新興能源,也算是難得的奇遇。
「這裡的光電很便宜。以等效日照小時[1]來看,台灣大概是2.5~4小時,但阿聯則是5~7小時。」在阿聯工作近一年半的朱証達,為我們分析阿聯的能源課題。
已完工一至五期的阿爾馬克圖姆太陽能園區總裝置容量達2863MW,仍在持續擴建中。第六期招標結果8月剛出爐,馬斯達爾(Masdar)公司以每度1.6215美分(約新台幣0.52元)的低價得標。相對於全球太陽光電平均價格每度4.9美分,可說是低的驚奇。
我們原本以為沙漠的風沙跟高溫對光電都有負面影響,但朱証達解釋,高溫的影響遠低於日照條件帶來的效益;至於清潔工作,則可交給低廉的勞力與清潔機器人。
減碳目標一再提高
做為氣候大會主辦國,阿聯在減碳政策上積極表態。2022年宣布2030年減碳目標從23.5%調高到31%,今年的7月更調升到40%。
朱証達說明,阿聯近年能快速減碳,主要跟陸續上線的核電機組有關,四部核能機組總計減少30%的碳排放。至於未來減碳是靠增加核電機組或太陽能、風能,則仍在評估中。
「光電廠規模雖大,但阿聯的發電主力其實是天然氣」,他繼續解釋,這裡民生用水大多仰賴海水淡化廠供應,但傳統的海淡廠要靠天然氣產生的熱能來製水,這也是過去碳排偏高的原因。
近年新的海水淡化廠改用逆滲透(SWRO)技術後,總體能源消費減少。此外,逆滲透的過程只需電力,還能透過製程管理來增加電力調度的彈性。這些都是阿聯能持續減少碳排的重要手段。
出口綠能商機大
淨零碳排的考驗往往與先天條件息息相關,對於這一點,朱証達感觸更深。他解析台灣、新加坡與阿布達比的減碳條件:新加坡占地小,挑戰度最高,可能需仰賴進口綠能才能達成低碳轉型;台灣地小人稠,但尚有發展光電跟風電的空間,不過,未來還是需要氫能或其他技術來填補低碳能源的缺口。
以阿聯來講,便宜的光電不僅可供自用,未來還可能出口。無論是透過洲際電網輸出太陽光電,或利用光電生產綠氫再出口,這些技術已不再是都市傳說。2022年2月,全球第一艘液態氫運輸船就將氫能從澳洲運抵日本神戶。
「基本上,很多中東國家都有類似的想法,到時候就能出口綠電和綠氫,拓展歐洲與亞洲市場。」
不將雞蛋放同一籃子裡
望向阿布達比港灣,我們猜想著這三艘油井船過多久會離港,也不曉得它們是否即將前往新的油田。在外人看來,一個產油國家要從出口石油轉而出口綠能,似乎存在著某種衝突感。
朱証達從工作跟生活的經驗觀察,他認為就像杜拜不會單押石油一樣,阿聯人眼光放的更遠,不會把投資押在同一選項。
國際能源署(IEA)10月的報告表示,化石燃料的需求將在2030年前達到高峰,這是該組織首次作出預測。全球對石油的依賴不會馬上消失,這個成立50幾年的年輕國家會在詭譎複雜的氣候議題上發揮什麼影響力?或許,在這些能源設施中就藏有蛛絲馬跡。
註釋
[1] 在一天內,日照強度能達到太陽能模組全功率運轉的總時數,數值越大代表日照條件越好,發電越多。
看專題:沙漠之城 石油之外: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看文章:【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 編註:本次專題報導內容由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贊助行程旅費,但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