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海遇見你 尋訪阿布達比環境署 | 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國際新聞

上山下海遇見你 尋訪阿布達比環境署

沙漠隨筆

2023年12月08日
文:陳文姿(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儘管阿布達比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但此酋長國擁有多樣的陸地和海洋生態系——從山脈和河谷到沿海,再到珊瑚礁和紅樹林。這裡生物資源豐富,是3800種動植物的家。阿布達比環境署(EAD) 致力於保護該地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基於以上因素,CFI.co評審團宣布EAD榮獲2023年中東和非洲地區最佳區域環境機構獎。」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採訪行程前幾個月,在各種阿聯、環境、自然等關鍵字間遊走的我們,無意間發現這則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的記者都跑過環保署(已改制為環境部)的新聞,此時就像遇見熟悉的朋友,帶著對另一個環境署的好奇心,我們走進阿布達比,推開認識阿聯環境的大門。

阿拉伯大羚羊。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保署

阿拉伯羚羊(Arabian Oryx)一度被認為滅絕,在成功的復育計畫後,如今阿聯境內約有6900隻阿拉伯羚羊,是全球最多的國家。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境署

上山下海 環境現場都有它

無疑的,從未到過中東國家的我們,對阿聯的環境運動一無所知,我們甚至不確定這個國家有沒有典型刻板印象裡的「環境運動」。很怕流於官方文宣的資訊,我們找了國際知名的環境團體,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綠色和平(Greenpeace)、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等,一番海量的資訊搜索後卻發現,所有的線索都指向相同的目的地,環境署就在各個復育計畫中。

「你們要知道,與其他酋長國相比,阿布達比是最大的一個酋長國。」環境署海洋生物多樣性評估及保育專家阿爾艾梅里(Hind Al Ameri),在國家水族館的二樓,獲救海龜休息的地方告訴我們。

阿聯由七個酋長國組成,環境署掌管整個阿布達比酋長國的環境生態。這裡海岸線最長,陸地面積也最大。因為冬季常有海龜因天冷而需救援,所以環境署與水族館合作展開救援計畫。

海龜救援。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保署

每年約11月至3月初,大約有200至300隻海龜會因為冬季的海水降溫,造成「冷暈」,環境署與水族館合作展開救援計畫。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境署

在艾爾瓦特巴化石沙丘保護區(Al Wathba Fossil Dunes Reserve)、在朱拜勒紅樹林公園自然保護區也都遇到環境署的代表,遺憾地是我們錯過了珊瑚專家,因為他仍在海裡忙碌著。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協助下,我們找上了當地的環境青年,他們是阿布達比環境署和阿聯世界自然基金會(Emirates Nature-WWF)的一項青年培育計畫所選出的代表。一位正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另一位則希望成立清除廢棄物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從一開始以杜拜為核心,卻被採訪行程一次次地帶著往阿布達比跑。不得不承認,環境署的努力確實有成果。

藍碳計劃,應該是投擲紅樹林種子。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保署

2022年,阿布達比透過「秘密武器」無人機,完成100萬顆紅樹林種子的播種任務。圖為無人機投放紅樹林種子。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保署

以IUCN標準完成生態系評估的城市  

幸運地,在約訪後期,我們直接聯繫上環境署,得以請教關於土壤與地下水的政策問題,以及環境署如何以IUCN標準完成阿布達比市的生態系評估。

IUCN的瀕危物種紅皮書早已廣為人知,這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物種評估,也是物種保護強度的重要依據。但國內對IUCN生態系調查談論並不多,而阿布達比市是中東第一個完成這項評估的城市。

阿布達比環境署告訴我們,這項評估包含了16個陸地與海洋的生態系以及244個物種,由環境署30名陸地、海洋與GIS專家共組團隊完成,過程也有IUCN和Provita組織協助。結果發現12個生態系正遭受威脅,所幸尚未到崩潰程度,補救措施正積極展開中。

事實上,阿布達比正是2025年IUCN世界自然保護大會(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的舉辦城市,這是每四年舉辦一次,全球保育界的最大盛事。

重新認識阿聯

重新翻出《環境資訊中心》2009年的報導〈保護塔爾羊 阿聯成立第一座山地保護區〉,走過一趟阿聯後,報導裡的動物、人名、地名都帶著熟悉感,一則則描述遙遠異國的外電開始有了溫度。

我們走的路不夠多,遇到的人不夠多,但在石油之國的各種大膽狂野的人造物間,我們看見阿聯的山、海,以及一群在現場、在實驗室、在談判會議上為環境努力的人。

珊瑚礁復育監測。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保署

阿布達比海域曾發生兩次大規模珊瑚白化,環境署大力投入珊瑚礁復育與監測,並研究耐熱性高的珊瑚。圖片提供:阿布達比環境署

看專題:沙漠之城 石油之外: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看文章:【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 編註:本次專題報導內容由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贊助行程旅費,但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