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洗鍊水利事與水利人 臺史博「流域共構」特展訴說台灣水歷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百年洗鍊水利事與水利人 臺史博「流域共構」特展訴說台灣水歷程

2024年01月15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台南報導

嘉南大圳歷經百年風雨洗鍊,仍潺潺不絕地提供農業灌溉、餵養萬物,這過程和自然生態、人文水利發展出獨特紋理,值得被台灣社會記憶典藏。位於台南安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現正展出「流域共構」特展,呈現天然的水如何透過一群不同專業的「水利人」,一步一步進入我們的生活。歷經三年的跨團隊共學共筆,當2021年台灣大旱之際,這些爬梳的水利史料,也啟發水利單位,向歷史學習,重啟串聯水道的渡槽橋。


烏山頭水庫。圖片來源: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攝影:洪健富

訴說人與水的連結 從頭看曾文溪造就嘉南水圳

在家裡隨時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可用,餐桌上的米飯蔬果也需靠水生產。這些來自天然環境的水資源,是藉由眾多專家努力,才能各就各位,供應我們所需。我們如此依賴水,卻從來不知道水怎麼來,對於我們周遭最近的溝渠、溪流,往往也很陌生。

「流域共構」特展談「水」,卻以北回歸線通過、旱澇極度不均的嘉南平原為主角,訴說百年來「水利人」如何透過幽微地方式,將在人們身邊流動的曾文溪流域引入農田,奠定重要的水稻、蔗糖產業。

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助理研究員陳怡菁解釋,「流域共構」所指的流域為「曾文溪流域」,以及依賴流域而生的人們,透過水利工程構築綿密的水網絡,嘉南平原也從乾旱的看天田變成富饒的穀倉。

2020年嘉南大圳開工屆滿百年,台史博也於2020~2023年間,展開嘉南大圳跨域研究,對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水環境,以歷史眼光提出新的理解,結合水利、農田、文化資產、學校與公民等八個單位共學,以五個單元將這些知識抽絲剝繭、還原,讓觀展者了解,歷史的更迭與技術的進步如何形塑、改變水利工程的面貌。

在「水環境與水資源利用」單元,展覽介紹了台灣地理背景,不但河川坡陡流急、貯水不易,再加上旱澇極度不均,構成這塊土地先天生產條件。清代善用自然環境,日治時代則運用技術改造自然環境。

想要在清代成為擁有水權的「埤圳主」,不妨到現場試手氣,假設自己是農田主,想辦法把水源引入農地!現場也設有拓印台,觀展者可拿著事先畫好的原始河川圖,按照年代依序拓印上不同年份開發的水路圳道,梳理雲嘉南水路發展的脈絡。


清代引水灌溉必須出錢出力,才能成為埤圳主、引水到自已的田裡。現場也可體會埤圳主開拓水圳的智慧。攝影:廖靜蕙

嘉南大圳豎立因地制宜工程典範

1920年代前,嘉南平原15萬甲地看天田。嘉南大圳於1920年9月動工,在當時可謂驚天動地。雖美國工程人員認為八田使用的工法可能危及水壩結構、過於冒險;八田與一仍以對土地紋理的理解,堅持這項工法,歷十年完工,至今依舊提供澆灌農田的服務,也是水利工程參考的典範,更成鮮明的地景指標。 

單元之一「善用環境的大圳工事/因地制宜的嘉南大圳」即以嘉南大圳為主題,呈現這段歷史。嘉南大圳工程之首,是依據自然地形,在曾文溪支流官佃(田)溪上游興建烏山頭水庫,再陸續開鑿水路,貫通曾文溪與濁水溪兩大平行的河流系統。1930年5月完工時,曾是亞洲規模最大與世界第三大的水庫;1924年完成雲林地區的濁幹線通水,今(2024)年屆滿百年;1973年完工的曾文水庫也屆半百。這個單元可說是南部水利發展的縮影。

八田與一也計算出因取水量有限,不足以一次灌溉全部15萬公頃的農田,從雲林地區開始成功試行農田灌溉系統,進而推展到嘉義與台南地區,因此發展出「三年輪作給水法」制度,配合各地實行小組合的組織運作,將水源分配到每塊田。

現場就透過簡單的圖表,讓觀展者了解水稻、甘蔗和雜穀用水概念,種水稻時充分給水,種甘蔗只在初期給水,種雜穀則不給水;動手分配自己的田何時該種哪一種作物。


過去農田水利史料在當代持續發揮功能。攝影:廖靜蕙

迎接不同時代挑戰 水利人沿著任務續行

「水利」泛指利用、控馭水資源,《水利法》定義水利事業,是指「以人為方法管控,或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防洪、禦潮、灌溉、排水、洗鹹、保土、蓄水、放淤、給水、築港、便利水運及發展水力。」一切與人類用水、調節水的工作,從預測氣候,到留住水源、排掉過多水源,又要滿足不同用水需求,不難想像這些工作需集合多少專業的人。

「流域共構」展覽呈現不同時代水利人的任務與面貌,無論是從1896年追雨至今的氣象人,解決農田灌溉的農田水利署、調控水源的掌水人、築堤防洪的土木工程師,或為原生淡水魚、水生物調查戶口的河川生態調查,養活人兼顧眾生,這些都是百款水利人拼圖中的一片,缺一不可。

百年前八田與一面臨工程技術挑戰,當代水利工程師及農田水利管理的現場,也同樣面臨時代的挑戰。此時,水利史料發揮各種功能,完成時代任務。「在挖掘史料過程,得知這些水利工程師一筆一筆紀錄下來的資料,常視為檔案保存,保存期限到了就銷毀。」陳怡菁說,這些資料在研究團隊眼中,似乎隱藏著解決問題的鑰匙。

因嘉南大圳開工百年的契機,臺史博與中央、地方部門各水利專業人員組成水文化研究團隊,針對典藏於水利機關的圖資、史料共同研究,並重返田野走讀、研討與考據,帶領水利人在歷史經驗與線索中,找出因應當代水資源不足的解方。

2021年全台大旱,對南部用水衝擊最明顯,考驗農田及水利單位,臺史博透過八田與一史料引導,帶領團隊回到歷史現場,找出位在北港溪河床下,卻已遭洪水沖斷的「倒虹吸工輸水路」。「倒虹吸工」的原理是一種水利工程物理技巧,將溝渠中的水利用高低位差進入位在河床下U型溝,運用虹吸原理使水往上走回地表。

這段機緣間接催生「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工程計畫」。2022年經濟部水利署以倒虹吸工、水資源共享的精神,提出新設「渡槽橋」,連通雲林及嘉南水資源,有助紓解南部缺水困境,獲得行政院核定執行,預計2025年完工。「流域共構」展亦可見這段故事的蛛絲馬跡。

展期:進行中,至5月26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709025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展期:進行中,至05月26日
地點:南區氣象中心、曾文水庫風景區(曾文之眼)、水利規劃文物館、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八田紀念室)、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台南市官田國中、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隆田Cha 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等共8處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