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晚間,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以5,586,019票(得票率40.05%)當選,民進黨連續三屆執政,打破同一政黨執政不超過八年的慣性,刷出台灣民主化以來的新紀錄。
賴清德獲四成票當選 「不會轉向也不會走回頭路」
2024年總統大選,有1404.8萬人投票,整體投票率為71.9%。今屆選戰,沒有一位候選人獲逾半選票——賴清德獲約558.1萬票,占40.1%,遠比當年蔡英文票數和占比低;侯友宜獲466.6萬,占33.5%;柯文哲獲368.6萬票,占26.5%。
在賴清德的勝選發言中,他提到,「賴蕭配得到最多支持,代表國家會走在正確路上,不會轉向也不會走回頭路。」他指出,民進黨在國會選舉中沒有維持過半席位,選舉結果是反映人民期待「有能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制衡」,未來會深研兩位對手的政見主張。未來施政如果是各黨派有共識的議題,將優先處理;如沒共識也沒急迫性的,則擱置爭議,持續溝通。
接近晚間8時,侯友宜率先發表敗選感言。侯友宜表示,「這次總統大選的結果,是我個人完全努力不夠,」他也尊重台灣人民最後的選擇,「民主的選擇就是人民作主、人民決定」。柯文哲隨後也發表敗選感言,柯文哲表示,這是第一次在藍綠夾殺之下撐出了三強鼎立的局面,他表示,民眾黨提出很多政策,對台灣永續發展也有更成熟的規劃,台灣民眾黨成為關鍵在野力量。他轉而說,明天7時半準時上班,繼續打拼。
賴清德的環保議題和倡議
1. 核能立場
今次選戰中,不論是政見會或辯論會,綠藍白三方都爭論核能立場,「2025非核家園」、是否要「以核養綠」,成為針鋒相對的焦點,其中核廢料要如何處理,沒有一位候選人能提出具體政策和時間表。
台灣核廢料分為高階與低階,使用過的核燃料棒為高階核廢料,其餘被歸類為低階。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台灣目前尚未立法。至於低階核廢料的處理,台灣是以焚化、壓縮和固化的方式先進行初步處理,放入貯存桶後,暫時存放於核電廠內的倉庫以及蘭嶼貯存場。經濟部2012年核定公告,計畫在金門縣烏坵鄉及台東縣達仁鄉興建低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不過還待地方公投同意,目前因民意反對,迄今尚未舉辦公投。
高低階核廢最終處置場,無論在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時代皆未有下文。
賴清德早前回應《報導者》關於核廢的問題,他表示,「核廢料的處理作業必須取得社會的共識才能順利進行」,稱因台灣的地質暫沒法滿足目前最終儲存深埋所需要的條件,又指「未來的執政者必須扛起現在核廢料的處置責任」,而民進黨是「有誠意凝聚社會共識來解決這個問題」。但他從參選至今並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方案和執行的承諾。
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2023年底舉行關於核廢立法系列論壇中,台電核能後端處課長李在平指出台電自2005年推動放射性廢棄物的最終處置計畫,但在進行地質鑽探調查時遭到地方居民抗爭,調查實質地質的計畫延宕至今。而選址遭遇抗爭很大程度與公眾溝通不足有關。
2. 2030中期減碳目標
賴清德選前表示,將延續蔡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拋出第二次能源轉型、產業雙軸轉型,以及永續綠生活與公正轉型等政見,持續朝2050淨零目標邁進。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分析,以賴任期至2028年來看,如何設定2030年的中期減碳目標,將是施政關鍵。由於賴清德在選前沒有提出新的中期減量目標政見,反觀其他的候選人都提出比現況24%更嚴格的目標,賴必須對這些未有共識的政策展開更積極的對話。
趙家緯指出,今年就要啟動第三階段管制目標訂定程序,是提升2030年目標好機會。呼籲行政體系應主動提出2030年「減量30%」以上的目標,與民間期望的「減量40%」展開討論。如果屆時政府仍提出24%,恐怕會引發民間對氣候政策更多質疑,讓社會對氣候政策沒信心。
3. 農電爭議
面對光電爭議,賴清德提出「光電納入國土計畫、建立社會溝通平台」等措施。趙家緯建議,當前綠能推動已遇到瓶頸,本次選舉看到在野兩黨候選人大力質疑綠能政策,也各自提出自己的解方,如侯友宜提出成立「國土規劃研究院」避免農電土地爭議,柯文哲也提出重視公民電廠與社區共享。可見三大候選人都希望提升再生能源,這些都可能是解決綠能爭議的方法。
趙家緯認為,過去八年有很多新的社會對話嘗試,如能源用地白皮書,應該趁此機會檢視過往有效的溝通模式並擴大,未來要更重視國土計畫或是公民電廠,才能取得社會信任。
4. 遲到的海保法
總統蔡英文多次提及台灣為海洋國家。然而《海洋基本法》於2019年通過時,已明定2年內須制定《海洋保育法》(以下簡稱海保法)、《海域管理法》和《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俗稱海洋三法)。截至目前卻僅有《海洋產業發展條例》於2023年,也就是遲到兩年後通過。
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官淳安表示,賴清德不論在競選時、勝選後,都承諾會延續蔡政府的政策並做的更好,她呼籲蔡、賴政府盡快展開溝通並完成海洋三法,落實海洋立國,讓海洋政策的進展真的「在路上」,而非只是口號、只是競選影片的背景。
5. 廢棄物總量管制
台灣廢棄物產生量逐年增加,為解決去化問題,蔡政府近年開始利用《促參法》及「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鼓勵製造及使用固體再生燃料(SRF),也就是廢塑膠、廢橡膠、廢紙破碎壓製成的燃料棒。SRF雖能「轉廢為能」,但在地方引起強烈抗爭;民間認為,燒SRF等同焚化塑膠,無法根治垃圾過量問題。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廢棄物問題的重點是源頭減量,然而過往政權多聚焦在如何去化。他分析,此次賴清德勝選,但民進黨國會席次不過半,正好是執政黨正視民間長期倡議「廢棄物總量管制」的契機,呼籲政府在制定「資源循環促進法」時,將民間版「資源永續管理法」草案納入參考。
6. 四接爭議
蔡政府上任後,以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的做法,引起民間質疑減碳及減污成效。繼2021年三接站藻礁公投後,基隆也發生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爭議。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言人陳薇仲表示,協和除役轉再生能源電廠「是基隆人的共識」,選前已發函要求候選人對此表態,但賴清德並未回應;若未來當局仍執意辦理環評、開發四接,將號召更多基隆民眾採取進一步行動。
陳薇仲表示,基隆外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賴清德若要延續蔡英文路線發展再生能源,最好「一步到位」、直接將協和電廠轉為結合地熱、太陽光電、儲能的「再生能源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