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核事》民間反核廢運動的嘗試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海島核事》民間反核廢運動的嘗試

2024年01月29日
摘錄自春山出版;文:王舜薇、崔愫欣
編按:從早期的地方運動,再到2018年舉行的全民公投,台灣反核運動走了近40年,至今仍是選舉熱門議題之一。《海島核事》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盟)與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共同策劃,將這段「反核史」完整記錄下來,並爬梳台灣核能發展歷程,試圖跳脫反核與擁核的二元思維,思考如何落實非核家園,又該「核去核從」。

拍攝於2014年「停建核四 佔領凱道」遊行。此為示意圖。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提供

2013年民間舉辦反核大遊行,除了要求廢止核電之外,也向行政院訴求全面檢討核廢料政策。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於同年4月3日與抗議代表見面後,除了公開承認第二次選址計畫執行困難,要求相關部會進一步思考替代方案外,也同意建構類似過去遷場委員會的運作機制。

為了回應持續高漲的反核民意,江宜樺啟動「民間與官方核廢處置協商平台」,邀請民間反核團體與政府共商核廢料處置政策,這是政府首度正面與民間建立的核廢協商機制。民間反核社群提出諸多建議,例如蘭嶼貯存場遷場與選址計畫脫勾,重啟遷場委員會以便讓更多蘭嶼人參與等,但始終未得到官方明確承諾,使得蘭嶼、北海岸(核一、核二廠所在)及恆春(核三廠所在)居民團體和相關環境團體,在2014年4月發表聯合聲明,退出協商平台。

民間團體認為政府沒有誠意解決核廢料問題,只是以會議形式一再拖延。但從另一角度看,官方平台反而促成民間社會的連結,讓各團體有機會對彼此的處境有所瞭解並尋找解決之道,蘭嶼反核廢運動者與核電廠居民組織的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因此有了第一次正式會面,共同討論策略與連結合作。

核廢料處置是跨越數個世代的重大政策,要找出處置方法及場址談何容易,但延宕數十年的核廢處理時程與政策,已經不可再拖,必須開始啟動相關政策規畫與立法。社會對於政策的共識要如何產生?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杜文苓教授表示,過去十年來有機會參與幾個核廢論壇公共審議討論會的規畫,受核影響地區的居民們討論熱烈,因為他們實際面對核廢料。

杜文苓曾撰文提及,「如果,核廢料真的在技術上可以安安穩穩、毫無顧慮,那麼,何不讓全台灣依據科學地質地理條件,選出所有『可能安全』的場址,不再以『低人口密度』作為選址標準,而改以用電比例、節電效率等作為選址依據,迫使大家思考用電與承擔核廢的關聯,這是不是一種『共同承擔責任』的制度設計?對於目前無解的核廢問題,解決之根源不完全在技術,正因為還有世代與區域環境不正義的問題,更需要集思廣益、細膩的程序與評估,來找出不會陷入弱弱相殘的解方。」

當核電逐漸退場,核廢是反核運動下一步的重點。全國廢核平台於2016年3月至10月以「核廢處置應具備之條件」、「核廢處置之機制與程序」作為主軸,舉辦「民間核廢論壇」。各地論壇場次邀請當地草根抗爭組織與意見領袖、關注及參與反核廢議題的在地居民參加,分組進行公民討論,蒐集利害相關方的意見,共同面對難解的核廢料問題。共舉辦北海岸、屏東、恆春、高雄、台南、蘭嶼、台東、NGO綜合論壇八場,匯集現有核廢料所在地區及選址預定地的居民與團體意見,最後於10月15日舉辦民間核廢論壇全國總場,依此共識向政府提出核廢政策制定的原則與方向。此次是民間首次以反核運動的角度,自發舉辦審議式討論,提供對於核廢政策的具體建議。

協助「民間核廢論壇」設計、規劃、籌備的學術助力為杜文苓的研究團隊,即使各地區論壇因歷史脈絡不同的緣故,討論的側重面向與產出結論均不同,團隊之一的研究者謝蓓宜指出:「從不同的論壇建議之中仍然可以找出民間共同重視的價值與不信任的源頭,具體可以分成四個方面:對科學知識的不信任、對政府制度的不信任、對環境正義的要求、對公民知情參與及否決權的要求。」

台大國家發展所副教授張國暉指出,台灣近30年來的「低階核廢處置政策」歷史沿革,從專業壟斷、政治介入、民主參與,再加入近年來龐大補助金的利誘原則,看似符合國際主流趨勢,背後卻呈現管制科學科技官僚治理的特色,以形式上的民主來掩蓋缺乏實質科技民主治理精神的缺陷。

核電廠及核廢料貯存地區受輻射風險最大的地方居民,才是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但過去政策制定過程卻被排除在外,一切被簡化為只有專家可發言的技術問題。過去政府曾委託學界舉辦類似審議活動,但卻未被政府機關採納進核廢料政策中,誰才該關注與討論核廢問題?在民間核廢論壇的公民審議中有人提出質疑,「為何從不邀請用電大戶一起審議一起面對?為何不是每一個縣市都舉辦?」位於核電設施周邊的地方居民固然要關注,但使用核電的大眾呢?核廢處理到底是誰的責任?

※ 本文摘自《海島核事》。轉載請洽春山出版。


海島核事:反核運動、能源選擇,與一場尚未結束的告別


圖片來源:春山出版 提供

作者: 王舜薇、崔愫欣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12日
ISBN:9786267236741

核電雖然宣稱安全便宜,但全世界至今尚未有辦法妥善處理核廢料,只能透過號稱安全的方式貯存起來,人口少、地理相對邊緣的蘭嶼就成為放置地點,當地原住民族也因而必須承擔核廢帶來的風險。

而在核電廠與核廢場工作的工人,暴露在無色無味的輻射傷害中,罹患疾病後更難以舉證其與核能的關係。這些故事讓我們進一步思考,當都市人享受核電的同時,為何是偏鄉在承擔後果?當核電創造巨大的電費收益,基層的工人及當地居民又是如何被犧牲?

本書是目前最完整的台灣反核運動史,記錄台灣發展核能的來龍去脈,梳理反核運動的歷史,讓我們從東北角小漁村的核電廠到世界大國間的核競逐,理解這一場告別尚未結束,我們都還在路上。

作者介紹

王舜薇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灣大學日文系畢業。2008年開始關注反核運動,當過記者、雜誌撰述、環境組織專職,目前在公民社會領域從事研究工作。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獎助。合著《文明初來電:新店溪水力發電百年記》、《為什麼我們不需要核電:台灣的核四真相與核電歸零指南》等書。在寫作中持續學習。

崔愫欣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時期加入輔大黑水溝社,參與學生運動,跨校共組學生環保工作隊進行訪調,立志投入環境運動 ,2004年以紀錄片《貢寮你好嗎?》獲第27屆金穗獎最佳紀錄DV,入選國內外影展。從事非政府組織工作20年,現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集人。

協力作者簡介

劉惠敏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碩士,曾任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記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以採訪書寫作為社會參與之一。著有《營養聖戰40年:台灣營養學會四十週年紀念專書》,合著有《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11個練習,讓你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台灣長照資源地圖:長期照顧實用指南》等書。

主編簡介

賴偉傑

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1992年開始參與環保運動,1999年共同創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現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第一份工作在竹科,曾進入公部門服務,在台灣與中國的NGO擔任過專職工作。長期投入草根環保運動與倡議,關注廢棄物、環境汙染、核電與產業政策等議題的結構性問題。編著出版《淡水河破碎地圖》、《我們為什要反核》,亦參與撰寫《解嚴三十人權落實──社會人權:解嚴與環境人權》、《台灣能源轉型十四講》。

審訂者簡介

劉華真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著有專書《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策劃者簡介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於2000年成立的全國性非政府組織,以促進社會公義、創造永續環境為使命,秉持「議題結盟、社區串連、公民行動、永續社會」的理念,長期致力於台灣環境政策的建構與環境議題的推動,以政策監督、群眾教育、直接行動等方式來推動社會的改革,並化觀念為具體行動,積極守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