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震盪》 串起台灣海洋科學的「大河」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黑潮震盪》 串起台灣海洋科學的「大河」

2024年06月04日
摘錄自野人文化;文:詹森

西元前300多年左右,古希臘人從地中海啟航,一路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遇到北大西洋東邊邊界流——加那利洋流(Canary Current)後,船隻自然被海流帶著往南跑。當時的地理學家和探險家兼船長皮西亞斯(Pytheas of Massalia)記載下他們碰到一條很寬很寬的大河(希臘文Okeanos,即英文Great River的意思),因此難以向西橫貫過去。當時的人們以為只有河水會流動,當船隻被海洋拖動著走,只當是碰到了條大河。Okeanos是英文Ocean的字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靠近陸地邊界都有一支沿著海岸流動的洋流,彼此串連,形成大洋環流,這也是Okeanos(Oceanus)的原意。


黑潮深刻影響海洋生態與氣候,甚至是遠古人類的遷徙路徑。圖片來源:野人文化 提供。攝影:洪曉敏

這條「大河」串起了全球海洋,進而連接了整個世界。它不只是海水的流動,實際上更是巨大的輸送帶,許許多多有形的、無形的、有生命的、無生命的事物,全被它帶著周遊各個海域,並透過海水與空氣中的水氣互換,以及食物鏈的複雜網絡,進入到人類的生活。

占地球表面積70%以上的海洋,透過海面與空氣的交互作用,影響氣候變遷。全球20%的熱量被洋流從低緯度送到高緯度海洋;全球暖化產生的熱90%被海洋吸收掉了;空氣中50%的氧氣是海洋上層的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再經由海氣界面進入大氣;44%的人口住在距離海岸150公里以內的區域,深受海洋影響;90%的全球貨物輸送是透過海運的。

從家門口的小河到黑潮、到大洋環流、到氣候變遷,都是海洋影響的範疇,然而,我們對海洋恐怕並不了解,甚至高達95%的海洋水域都尙未被探索。目前為止,地球上僅有少數幾個人曾搭著潛水載具到過超過6,000公尺的深海,且總計時間不過數小時;卻已有12個人踏上了月球,累計待了超過300個小時。相較起來,我們對黑潮的研究實在微渺,遑論對全球海洋的了解了。

海洋科學在台灣不是受到重視的學科。國際海洋研究的重鎭機構,例如美國非營利伍茲霍爾海洋研究院(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史奎普斯海洋研究院(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法國海洋發展研究院(IFERMER)、日本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韓國海洋研究院(KIOST)等,其研究人力與經費顯示,對於各種海洋科學基礎及應用研究,皆受到相當支持,使其能夠長期而扎實地進行各式海洋觀測研究。相對來看,台灣投注在海洋科學研究的經費與人力資源,的確顯得不足。

2017年聯合國提出「海洋科學永續發展十年計畫」(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021-2030),以「The Science We Need for the Ocean We Want」為願景,期以海洋科學實現研究、保護、永續使用海洋為目標。在這十年間,希望整合與動員政府、產官學界、民間社會等不同領域的資源和技術創新,共同規劃、一同交付海洋研究的構想與資源,以了解海洋所受到的威脅與破壞,並尋求拯救之道,讓全人類及所有生物擁有一個乾淨(clean)、健康且具韌性(healthy and resilient)、可預測(predictable)、安全(safe)、能永續收成且具生產力(sustainably harvested and productive)、資料與資訊透明(transparent)的海洋。

在此號召之下,一時間政府各個涉海部會、國際觀敏銳的學者專家,紛紛隨之呼應。的確,台灣位處黑潮研究與監測、建立西北太平洋海洋觀測網最好的位置,在海洋十年美麗的口號與宏偉的目標下,或許台灣可藉「全球只有一個海洋」的框架,掌握契機、展現無可取代的黑潮觀測與宏觀的西太平洋海洋研究。多一點行動、少一點口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海洋觀測實力。

20多年來,台灣的物理海洋學界與美國海軍資助的海洋基礎科學研究計畫,合作相當密切,也展現了許多優異的研究成果。黑潮帶來的啟發,除了滿足我們對大自然的奧妙與韻律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發現轉化成科學模式,改善模擬的準確度,這些可以衍生出許多應用層面,例如做股票的人都想要得到準確的投資預測,做地球科學研究的終極目的,也是希望準確預測,更重要的是準確預報未來地球環境的變化。

此外,隨著生物紀錄科學(Bio-logging Science)的發展,愈來愈精微的電子式衛星標識紀錄器得以配置在大洋性魚類身上,解析洄游生態行為特徵,並探究海洋野生動物在黑潮海洋環境中生態習性的三度空間特徵。長期累積下來的生物紀錄資料與研究成果,透過結合海洋環境之資料,正在逐步揭示黑潮流域中的大洋性魚類季節性洄游習性,並有助於進一步探究海洋環境變遷對於大洋性魚類族群分布之影響。

本書的完成,希望試著將我們數十年來進行的黑潮研究及各種海上實驗的紀錄與成果,有系統的、有條理的展現出來;並希望透過理解海洋科學、海洋動力,找出一條路徑,讓大眾明瞭海洋對我們生活環境的重要,同時提醒大家,台灣四面環海、又有全球最重要的洋流之一黑潮經過,在全球地球科學海洋研究這個領域裡,我們是坐在「金山」寶庫之上,應該抱持自信與驕傲,並重視島嶼擁有的獨特機會,珍惜、善用海洋給予我們的一切。


黑潮震盪:從臺灣東岸啟航的北太平洋時空之旅


圖片來源:野人文化

作者: 詹森、江偉全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20日
ISBN:9789863849933

2017年初,緊鄰台灣東岸北上的黑潮主軸遠離了台東海岸,形成漁民口中的「苦流」,捕不到魚。3、4個月後,黑潮主軸貼回台灣東岸,隨之而來的是新港鬼頭刀大豐收。

黑潮是北太平洋遠古人類拓遷的重要途徑,更是全球洋流系統的重要一環。它緊鄰台灣東海岸,以每天80公里左右的高速將大量高溫、高鹽的海水由低緯度輸送到中緯度海域,主宰沿途海洋環境與氣候,更深刻影響族群遷徙路徑、文化產出、生物流動,以及今日人們的日常生活。黑潮可說與台灣的環境、氣候、漁業密不可分。

本書兩位作者分別從科學家和漁民的視野,帶大家深入尖端研究與鏢旗魚現場,親眼看見海洋的真實面貌,例如最尖端的研究是如何產生的?海上工作的一天大家是如何度過的?怎麼鏢置旗魚和鬼頭刀?精采寫實,充滿辛酸、樂趣、悲傷與挑戰。

※ 本文引自《黑潮震盪》作者自序,原文標題〈黑潮雜記〉。轉載請洽野人文化。轉載請洽野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