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通過淨零自治條例、印度德里52.3℃再創新高、哥倫比亞國會通過禁止鬥牛法案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嘉義市通過淨零自治條例、印度德里52.3℃再創新高、哥倫比亞國會通過禁止鬥牛法案

2024年05月30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5月29日

嘉市通過淨零自治條例 推中小學零排放步行接送區

為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嘉義市議會昨(28)日三讀通過《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嘉市應於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並率先推出校園零排放接送區,規劃中小學增設零排放步行接送區,將淨零議題向下扎根,提升校園環境品質。市長黃敏惠表示,嘉市碳排放以住商用電、交通用油為主,因此這項條例核心是以能源及生活轉型為對策主軸。(中央社報導

第四次碳費審議會暫訂7/5召開 討論徵收模擬情境

環境部氣候署29日表示,目前統計大多數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能夠出席的時間,暫訂第四次開會時間於7月5日,預期本次會議討論各種徵收情境進行模擬,如徵收碳費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減量效果、2030年前的階段目標等。(中央社報導

藍白推調高公糧收購價不利農業 農業部:將提更好方案確保稻農收益

藍白挾立院多數提案公糧收購價每公斤漲8元於5月14日逕付二讀,因影響層面大,於1個月內由國民黨團召開協商,前農業部長陳吉仲28日表示,調整公糧價將導致產銷、資源嚴重失衡,對國家的損害遠大於利,農業部長陳駿季29日表示,調漲公糧價並非是最好的選項,農業部持續規畫方案確保稻農收益。(自由時報報導

國土法衝擊大 張麗善喊價:農地每公頃每年補助40萬

國土計畫法預計明(2025)年上路,針對國土功能分區劃設最近引起各縣市重視及民眾反彈,雲林縣議會議長黃凱29日在議會質詢,提出「1補2免3落日」保障農民權益的建議,其中針對即被規劃為農地中央每公頃每年補助10萬元;雲林縣長張麗善答詢則說,依照稻米收入做基準每年每公頃農地應補助40萬元才足夠。(自由時報報導

迷航?逾3公尺領航鯨落單游進大鵬灣 3天2度目擊游進深水區

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27日傳出有鯨豚疑似迷航游進灣域內又消失,由於灣域內往來船舶多,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相當關注後續發展,昨天一整天皆未傳出目擊消息,原以狀況解除,未料29日傍晚又發現該尾鯨豚竟在淺水爛泥處又被目擊,所幸在引導下,該尾鯨豚朝向水深處游去,該中心籲請船家留意船速放慢,若有目擊勿追趕或騷擾,也盼在狀況解除前當地能暫勿下網。(自由時報報導


印度德里52.3℃再創新高 30日起高溫可能緩解

《法新社》報導,印度氣象局(IMD)通報「嚴重熱浪天氣」,28日在德里郊區納雷拉(Narela)和孟吉希普(Mungeshpur)兩處氣象站測得破紀錄的高溫49.9℃。在印度,地區的最高溫比平常溫度高出攝氏4.5~6.4℃,會宣布為熱浪;最高溫比平常溫度高出攝氏6.5℃(含)以上,則是嚴重熱浪。印度氣象局宣布,德里的氣溫在29日飆升到52.3℃,創下印度新高紀錄。(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高濱核電廠機組獲准延役 日本共八機組可服役60年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關西電力公司營運的高濱核電廠3號機及4號機,明(2025)年將屆服役40年「大限」,但今(29)日已獲准最長延役20年。儘管日本政府當年宣示核電機組最長延役到60年是「極為例外」,但目前所有電力公司共提出八座機組延役申請案,已全數都獲准,其中五座機組為關西電力公司所有。(中央社報導

哥倫比亞國會通過法案 禁止鬥牛

法新社報導,哥倫比亞國會今(29)日通過禁止鬥牛法案,如果獲得先前支持限制鬥牛的左翼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批准,禁令將於2027年生效。鬥牛是該國備受爭議卻也相當受歡迎的消遣活動,首都波哥大、也是美洲最古老的鬥牛城市之一早在2018年宣布傷害或殺害公牛為非法行為。全球目前仍在舉行鬥牛活動的國家,除了哥倫比亞,還有厄瓜多、法國、墨西哥、秘魯、葡萄牙、西班牙和委內瑞拉等七國。(中央社報導

全球僅存不到40隻! 罕見北太平洋露脊鯨現身加州海岸

研究人員目擊在美國加州馬林郡海岸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的北太平洋露脊鯨(North Pacific Right Whale),全球估計僅存不到40隻。由於其極度稀少,研究人員對其遷徙、繁殖等行為所知甚少,專家表示,儘管在阿拉斯加灣和白令海等地發現少數個體,但對其分佈仍知之甚少,因此此次目擊無疑為研究這種瀕危物種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自由時報報導

美國農場禽流感疫情 首度發現羊駝感染

《法新社》報導,美國農業部指出,愛達荷州一家農場的羊駝身上檢測出禽流感,且疾病正在乳牛中廣泛傳播,並已感染兩個人。美國最近幾週已在50多種動物身上檢測到H5N1病毒株,專家表示,即使人類染疫的病例還很少見,感染禽流感的哺乳動物數量不斷增加仍讓他們憂心,若病毒最終廣泛傳播,可能會變異出一種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病毒。(中央社報導

※編輯室另策劃2024年熱浪事件整理,頁面每日更新,詳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