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因為工程款、刑事案件等爭議事件而登上新聞版面的ATT吸引力集團,近年在花東獵地開發,位於台東都蘭Kakahalay(五線)地區的渡假村開發計劃於昨(12)日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初審。
ATT準備開發近7公頃的渡假村,興建六層的大樓,包含了252間房間,引入756名遊客。但環說書中對於許多都蘭部落與環境團體在意的課題避重就輕,不願面對台東地區水資源缺乏的事實,更無視開發基地年年崩塌的現況,從頭到尾也沒有跟都蘭部落進行溝通,更在報告書件中否定傳統領域自然主權,踐踏部落主體性,讓部落族人與環境團體不得不站出來嚴正表達意見。
都蘭部落族人Diway 林一凡強調這次要被ATT開發的Kakalahay,在部落的傳統地名中,意義為大片的土地,開發基地下方每逢颱風豪雨就會發生土石崩落,導致台11線加母子灣路段交通中斷。但卻有財團想在如此高風險的環境引入將近1000人遊客,令人匪夷所思,而且當地真正缺乏的灌溉用水,也不會因為自來水管線而有所改善,都蘭部落更不希望因為部落內的大型開發,讓其他地方得一同承擔相關干擾與破壞。
而ATT集團從來沒有跟都蘭部落溝通,兩次的說明會都辦在距離都蘭部落20公里以外的東河鄉公所,開發業者所提出的回饋計畫更把部落當成財團「施捨」的對象,讓部落的發展被侷限在大型財團所規劃的藍圖中,甚至逕自把都蘭部落的驕傲—阿米斯音樂節,在沒有經過部落同意的情況下,成為了開發單位的「觀光資源」。
ATT集團的環評報告與意見回覆否定都蘭部落對於Kakalahay的自然主權,忽視在地族人世代生活於此的事實,踐踏部落的主體性。都蘭部落會在自己的土地上開出美麗的花,部落不需要這種不尊重族人的財團來「協助」發展觀光。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專員梁聖岳說明,雖然ATT在報告書中承諾透過新設管線解決自來水供水問題,但目前來自成功鎮供應都蘭地區的自來水已經面臨水壓不足的窘況,另一自台東市設管的方案同樣也面臨供水不足的狀況,甚至需要在其他部落開發水源來供應台東市區用水。但翻遍報告書完全沒有交代自來水的水源是否足夠,更以卑南溪位於縱谷地區的水文資料在報告書中充數,不願誠實面對本案排擠成功與台東的水資源分配。
ATT在報告書中只有評估住宿跟景觀澆灌的用水需求,而忽略了游泳池的用水,因此就算ATT擴建了管線,也會面臨無水可送以及評估失真的狀況,而且管線擴建超過1億元的經費更需要全民納稅人來承擔。
本案開發位置下方就是Kamot(加母子灣)生態豐富,是族人徒手抓魚的「冰箱」,與開發基地相隔不到300公尺,但報告中對於海域的生態與珊瑚礁的調查是完全空白,甚至當前審查的生態資料是在2020年完成,距今已有4年之久,更僅有進行春夏兩季的調查,許多類群的調查資料無法切實反映當地生態現況,這樣的評估方法根本無法回答開發行為對於環境的衝擊,而昨天ATT卻要為難環評委員對這些殘破不堪的資料作出判斷。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賴沛蓮指出,ATT渡假村出入口同時也是知名景點──「水往上流」的路口,目前每逢假日就會發生塞車的現象,甚至當遊覽車等大型車輛迴轉時還會發生交通大打結,而ATT規劃最多同時湧入756名遊客,已經超過「水往上流」暑期假日平均遊客人數(以2023年7月為例,假日平均約有620名遊客前往)。而現行推廣低碳、綠色旅遊,但在渡假村開發計畫中卻絲毫不見關於接駁運具的運作及規劃。
另外,開發計畫中標示基地範圍1.5公里內即有8處考古遺址,分別為五線 I、 五線 II、 五線 III、 漁橋I、 漁橋 II、 新橋 、奇觀,以及因應開發計畫新推估的五線VI。透過開發業者委託的發掘計畫,可以看到基地範圍內確實有發現考古文化遺留。然而,對此結果,開發業者卻表示此區域「遺留密度不高、且相同類型遺址數量不在少數,因此遺址之文化資產尚不具指定之價值。」完全沒說明是否應該因為試掘結果,而對基地範圍有所變更,忽視東部因為地形地貌發展出的特殊文化脈絡,僅單憑試掘結果就斷定遺留密度低、不具指定價值,違背影響評估的精神。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議題組組長蘇雅婷表示,Kakalahay(五線)擁有環場無敵海景,但它位處黏土質的抬升地形,無風無雨時,即容易崩滑,2016年梅姬和艾利颱風過後邊坡大量土石坍塌,交通一度中斷。去(2023)年海葵颱風過後亦有大量植被滑落,至今仍舊裸露。根據本會現場勘查,基地邊緣已經不斷往下滑落。再加上渡假村的排水溪溝,向源侵蝕嚴重,坡度陡峭(參見坡向分析圖),若開發大量體渡假村,勢必直接衝擊台11線加母子灣路段的行車安全。渡假村設有游泳池,澆灌地面水量和排放水量,在環說書中,也完全低估。此案事涉公共安全,請委員慎思。
昨天的審查會議,做出了補件再審的結論,評委員對於ATT集團的規劃提出了多達12點缺漏,包括每人每日用水量被低估到不合理的量,而高達1億元的自來水延管擴建經費自來水公司也難以負擔,延管工程更會推遲5~10年的開發時程。開發單位也忽略了考古遺址的重要性評估。回收後的廢水如果發生溢流會如何影響自然水體更沒有交待。而聯外交通更沒有妥善的規劃,難以應付緊急疏散的需求。地質鑽探的結果也沒有合理解釋。在崩塌區域更沒有加強鑽探確保下方公路安全。
東部海岸的獨留溪是台灣的生態亮點,很多特有種、瀕危物種組成了獨特的生態群落,加母子灣周圍也是海洋保護區的熱點、當地族人漁獵的重要場域,而珊瑚礁只要有泥沙就會威脅生存,但開發單位認為沒有必要對於加母子灣的海域進行珊瑚礁與魚類調查,甚至調查方法跟頻率根本沒有辦法如實呈現當地的生態現況,更沒有對照調查點來比較開發的衝擊,充滿盲點的資料讓開發業者難以擬訂合理的因應措施。
接下來會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審查,如果開發業者不願跟部落溝通、不願調整開發量體、不願補足調查項目、沒有解決用水問題,為何要強逼部落接受不願尊重部落自然主權的開發計畫。當代的觀光發展必須建立在永續發展跟尊重在地的前提,我們呼籲觀光主管機關做好把關與政策規劃,不要再讓部落疲於奔命這些如雨後春筍的開發案。
論壇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環境資訊中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