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黑暗綠洲——台北植物園減光行動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城市裡的黑暗綠洲——台北植物園減光行動

2024年07月10日
公視記者 林書帆 戴嘉宏

為了因應人類的需求,城市的夜晚,總是燈火通明,但光害對其他動植物,可能造成不同的影響。該如何打造一個更友善的光環境,以兼顧兩者的需求呢?

走進台北植物園,瀕危植物葦草蘭正在綻放,濃密的綠蔭,讓忙碌的都市人,心情整個安靜下來,許多民眾會到這片市區難得的綠地休閒、散心,不過很少人知道,這裡還有一種期間限定的夜間生態奇觀。

十年前發表新種台北脊頭鰓金龜 聚集樹冠層濃密處


台北脊頭鰓金龜是台北植物園發現的新種金龜子。

每年3月中到3月底,日落後一兩個小時之間,台北植物園會出現一種名為台北脊頭鰓金龜的昆蟲,大量聚集時會發出很大的振翅聲,可能是為了求偶、交配。

台北脊頭鰓金龜並不是整個植物園都能發現,而是集中在某個小區域。林業試驗所研究員董景生說明,或許是因為牠們需要足夠黑暗的環境,而這個區域大多是老樹,樹冠層濃密,連月光都不太能照射進來。此外,牠們生活在地底的幼蟲,可能是吸取樹根汁液為食,夠大棵的老樹,才能支持這麼多金龜子生存。


台北脊頭鰓金龜跟許多夜行性昆蟲一樣,對光線非常敏感。

董景生強調,上述關於台北脊頭鰓金龜的生態習性都只是推測,因為牠是發表還不到十年的新種,還沒有人對牠做過詳細研究。雖然早在1962年,林試所員工就曾在植物園採集到台北脊頭鰓金龜的標本,但直到2015年,才有研究人員注意到這些舊標本,鑑定後確認為新種。

台北脊頭鰓金龜跟許多夜行性昆蟲一樣,對光線非常敏感,在牠被命名的同一年,研究人員也開始關注光害對生態的影響。

台北植物園早期有一種燈具,燈泡上方的玻璃在開燈時會被烤得熱燙,先前台北脊頭鰓金龜大發生時,時常撞上這片玻璃,由於昆蟲的體液溫度較低,導致昆蟲因為溫差爆裂,連帶玻璃也跟著破掉,不僅造成維護管理的困擾,對其他生物來說也是一種生態陷阱。


園區已停用早期一種藍色燈具,因為台北脊頭鰓金龜大發生時,時常撞上被燈泡烤得熱燙的玻璃,還有為了捕捉昆蟲的鳥類,也容易撞上燈具的柱子。

林試所副研究員范素瑋表示,過去曾觀察到鳥類或蝙蝠,為了吃被燈光吸引的昆蟲,撞上燈桿受傷、死亡。當大量昆蟲因為被燈光誘集,被掠食者輕易捕食,長期下來也可能導致生態失衡。董景生補充,需要夜間活動昆蟲協助授粉的植物,結果率可能會因此降低。


林業試驗所研究員董景生指出,當夜間的光不斷照射,把這些夜間的昆蟲吸引過去,也會影響需要夜間昆蟲協助授粉的植物。

植物也要休息 日夜燈光照射可能打亂生理節奏


沒日沒夜的燈光照射,可能打亂植物的生理節奏。

植物需要休息,沒日沒夜的燈光照射,也可能打亂它們的生理節奏。范素瑋說明,國外有研究發現,夜間受燈光照射的植物會提早抽芽,但那個時間點的氣候、環境條件可能並不適合它生長,「這個抽芽可能是沒有意義的,對植物來講也會是能源的耗損。」

植物園並不是一般的公園,而是重要的研究與保育機構,考量植物健康,世界上大部分植物園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范素瑋說:「據我所知,國際上只有新加坡植物園和台北植物園晚上會開燈,因為它們位於都會區,有運動、休閒的功能,所以沒辦法把燈完全關掉。」

在生態與民眾需求找平衡 台北植物園改變燈具形式和數量


台北植物園把大多數燈具換成矮燈,減少植物受到光線照射的範圍。

為了在生態與民眾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台北植物園的部分區域,在天黑後就會關閉,只保留主要步道的照明,並且把大多數燈具換成矮燈,減少植物受到光線照射的範圍。

2023年,植物園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進一步改善園區照明。首先從園區入口開始,漸進式的減少燈具數量。范素瑋解釋,人眼的適應能力比我們想像中要好,希望藉由這樣的導引,讓民眾習慣植物園的低光照環境,這樣就能進一步降低燈具的亮度。

色溫高的燈具,很容易吸引昆蟲聚集。范素瑋說明,先前植物園採用色溫3000K以下的燈具,已經是大家普遍認為較不吸引昆蟲的,新燈具再降低到2700K,讓昆蟲聚集的情況更明顯下降。


園區新的燈具光線更柔和,擴散更均勻,色溫也比原有的燈具更低。

改善後的照明,對動植物更友善,也大大降低了對台北脊頭鰓金龜的影響。這種小昆蟲雖然長相平凡,卻是讓人們反思光害問題的契機。我們的城市中,是否能有更多像是台北植物園的黑暗綠洲,讓生物能保有自然的晝夜節律呢?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城市裡的黑暗綠洲─台北植物園減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