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嗎? 高雄氣爆十年了,地表下的風險「管」理現況如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你還記得嗎? 高雄氣爆十年了,地表下的風險「管」理現況如何

【你來報報】

2024年08月15日
文:施東佑、蘇筠芷
十年前的7月31日,高雄發生石化氣爆。十年後,我們回望之際,除了多重面向地檢視工業管線管理,更需要從發展和風險治理角度,思考城市產業轉型和空間重構的必要性。地球公民基金會為此舉辦系列活動,其中7月13日與國科會整合型研究計畫「探尋石化高雄的永續與公正轉型路徑-從知識到行動的整合型研究」、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共同舉辦論壇,邀集市府、學者和專家一同與市民對話。

「2014年7月31日,通報有氣體洩漏事件,通報環保局處理,過了三小時之後才知道外洩的氣體是丙烯,得知當地石化管線洩漏濃度過高,之後發生驚天一響、接連發生多起爆炸,並且持續到8月1日的晚上,事件共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車輛炸毀,三多一路、三多二路、凱旋一路、一心一路多條重要道路嚴重破壞,城市如同開腸破肚⋯⋯。」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以報導口吻低語開場,重新揭開城市瘡疤,察看傷口癒合狀況。

公民團體長期的倡議,落實多少?

燈漸暗下,投影布幕播出的是公視我們的島在事發四天後的專題報導(【工安公安】失控的地下管線-高雄氣爆事件特別報導),一幕幕震撼的第一現場之外,更多的是對於管線資料和權責不明的尋根究底,事發的痛苦、悲傷、憤怒的紛雜情緒瀰漫了論壇現場。王敏玲拿了一個與當時氣爆管線1:1的模型,4吋管直徑約10公分左右,僅僅一個手機大小的破口(長7、寬4.5公分),引發了一連好幾的爆炸。影片中播放著當時地球公民基金會召開記者會起身致哀的畫面,訴求管線盡快落實資訊公開、檢討產業方向、縮減石化業規模。

拉回今日來看,姑且不論便不便民、完不完備,工業管線查詢系統和圖資已上網公開,可視為資訊公開和近用的具體落實,但長期重要的城市轉型課題卻十年牛步依舊。王敏玲直言,若將地下的管線視為工廠之延伸,那是不是整個城市都在工廠的範圍裡面,而地上的風險則由市民承擔。高雄至今仍為石化業生產重地,碳排更是榜上有名,十年來管束僅從八個減為七個,落日遙遙不可及。

王敏玲以1比1管線說明氣爆緣故。攝影:地球公民基金會傅志男
王敏玲以1:1管線說明氣爆緣故。攝影:地球公民基金會傅志男

爆炸而起的情緒,也十年了

文字工作者古雯從社會現實探入氣爆受害者的內心波濤,她提到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李淑君老師的研究發現,報紙媒體在報導罹難者家屬,呈現出過於單一面向的敘事情節和標籤,忽略了結構性的問題討論,以及長時間複雜的情緒轉折。她嘗試接觸並訪談受難者,記錄每個生命遭遇事件所帶來身心劇變,如何重新適應新的身體、適應新的生活。「文字如果是一個泥塑作品,那個無形的手為什麼會捏成這個樣子。」古雯試圖用人物故事展現氣爆記憶的多重面向,直面人心和政策問題,也作為十年的情緒包蘊和宣洩之處。

期盼事件的全面性調查

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洪文玲,從法庭觀察看氣爆事件的責任歸屬,她細察不同的人、證物、系統,認為事件的發生是累積的因果關係,是一連串工業管理跟技術治理失能問題。但每個節點都有問題的同時,又變相產生過失競合的問題,也就是誰的過失比較多,會變成共同負責、抑或共同卸責?責任的比例成為法律系統究責上的難題。同時,她也強調高雄氣爆至今未有全面性的調查呈現,亟待需要重新啟動。

市府做了哪些努力?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宏榮說明了這十年來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制定工業管線自治條例、建立應變機制、成立專責單位,從平日的維運管理、疏散訓練、教育宣導到緊急應變,再再強調已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針對管線落日問題,他回應石化業仍是須許多民生和產業的火車頭,未來會朝向特用化學品生產的方向,將產業高值化,同時做到低碳化的目標。而石化管線的遷改問題,未來預計前鎮儲運所的儲槽區將遷到洲際二期,盡可能遠離人口稠密區。

王宏榮副局長說明氣爆後市府的政策作為。攝影:地球公民基金會傅志男
王宏榮副局長說明氣爆後市府的政策作為。攝影:地球公民基金會傅志男

發生氣爆的內因外因

積極參與高雄市工業管線自治條例制定的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明孝,談及氣爆發生當下中央雙手一攤的推諉姿態,語中仍游絲含怒。他回顧細述最初管線埋設、排水箱涵包覆管線等每一關鍵環節[1],而過程中法制的缺席逐漸讓地下管線通往混亂失序的境地[2]。另一方面,從國家和城市治理尺度來看,他明白說道:「高雄就是被犧牲的城市。」石化和鋼鐵業等公害嚴重的產業,過去在沒有環境正義和都市計畫邏輯下,隨意地放置城市各處,土地規劃利用形同惡搞,將偌大的災難風險加諸於社會。

知情權保障和完善治理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從知情權保障和完善治理檢視災後十年。她肯定市府的種種努力,但也指出地方政府思維過於科技管理主義導向的治理模式,需要更多社會面向和民主參與進入,尤其社區知情權和緊急應變計畫如何更加細緻落實是努力方向。

邱花妹以美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與社區知情權法(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to-Know Act,EPCRA)對應高雄目前治理差異與不足之處,如更大程度納入多元利害關係人、管線資訊應建立連動石化廠毒化物的儲存和使用情形,以及要求員工參與預防事故的受訓、決策機會,並且給予匿名舉報的權利。此外,她重申公民團體倡議已久的石化業問題,工業管線遷改乃至產業轉型課題,是高雄要華麗轉身之際,必要勇敢面對的舊問題,而環境民主、環境正義、公正轉型等價值和工具的導入,會是轉得過去更可以轉得漂亮的重要帖方。

落日時間是市民最大的期待

演講結束後,論壇現場轉換為分桌討論形式,由「探尋石化高雄的永續與公正轉型路徑—從知識到行動的整合型研究」整合型計畫的中山與政治大學研究夥伴陪伴參與者討論管線風險治理以及台灣石化業的發展路徑。現場參與者來自軍公教、服務業、NGO等,但今天都是以公民身分參與活動。

許多人回憶氣爆當下,儘管大多人距離現場數十公里外,但仍可以聽到爆炸聲,甚至感受到震波,接著就是整晚不曾間斷的救護車鳴笛聲,面對可怕聲響的不安和擔心附近家人安危的情緒,當下種種都已經被自動儲存到海馬迴成為情節記憶,這些負面情緒更夾雜著對氣爆和政府治理的困惑猜疑,管線治理竟有著如此大的漏洞造成偌大傷害。

接著,參與者以高雄市經發局推出的工業管線查詢系統進行主題式的查找,多數都是第一次操作,甚至原先不知道有此公開系統可供查閱。我們分別就大眾交通、主要幹道、工業區,標記出管線臨近市民生活場域的距離,同時將系統操作的心得想法回饋給王宏榮副局長。經由查找後,大家發現原來許多學校、人擠人的菜市場、常去運動的公園,離管線都僅僅百來公尺,看見地圖上僅有不到一個指節的距離,風險感顯得更加駭人且真實,甚至有參與者因而發現每天通勤道路底下便是條條管線。除了經由操作系統感受跟地下管線的實際距離外,參與者也進一步分享使用後的感受,在邱花妹老師的統整後將改善建議分成手機操作便利性、系統介面體驗、物質危害資訊標示,以及如何讓系統具宣導教育作用。

最後,重回完善治理的討論,有參與者認為在緊急應變演練和避難路線方面應該要關注到脆弱族群的需求和狀況,如障礙者或年邁長者。而管線的知情揭露需要更加明白清楚,管線通過的道路應該設置警示和疏散指示,如墾丁道路以標字方式指引核子事故疏散方向。另一方面,社區和教育端是重要資訊傳遞途徑,風險識別和避難演練的加強外,更可以評估將管線風險知識及其議題探究納入鄰近小學校訂課程。而面對石化業的轉型問題,大部分參與者認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也不約而同地提出經濟與環境的價值衝突似乎很難立刻一刀兩斷,但正因為如此公私部門更應該共同從長遠視角來思考整體城市的發展,才有可能讓石化業做到逐步縮減、訂下落日時間的終極目標。

分桌討論過程。攝影:地球公民基金會傅志男
分桌討論過程。攝影:地球公民基金會傅志男


參與者藉由管線查詢系統標明出學校與管線的距離。圖片來源:工業管線查詢系統

分桌討論成果。攝影:施東佑
分桌討論成果。攝影:施東佑

城市轉型刻不容緩

高雄石化氣爆屆滿十年,地上車水馬龍、地下管線川流依舊,一層柏油之隔,生活與管線的距離並不遙遠。謹記教訓、完善安全文化外,值此淨零改革時刻,城市產業轉型和工業生產空間錯位更是眼下必須認真看待、無可迴避的問題,如同姿勢不良引起的腰酸背痛,再多的疏經拔罐,都不及矯正姿勢來得有效。

註釋

[1] 管線埋設最初為1986年福聚公司(2007年併入李長榮化工)與中油簽訂契約,由中油代為埋設管線,也是中油公司於氣爆事件中成為市府代位求償對象的原因;1991年台灣省政府計劃施作排水箱涵,當時規劃發現既有管線存在也有召開遷改會議,但未作成變更設計等決議,最後的規畫施作遂逕直將管線包覆於排水箱涵。而被包覆其中的管線長期裸露於空氣中,加速管線發生鏽蝕愈薄外,也成為巡檢維護的死角,錯失預防破口的機會。

[2] 如當時的道路埋設管理只需經過主管機關同意即可施工,未區分輸送物質類別,更不用說按危險分級處置。

※本文作者參與國科會計畫【探尋石化高雄的永續與公正轉型路徑—從知識到行動的整合型研究〔總計畫〕與〔子計畫一〕永續與公正的轉型如何可能?——對石化工業城高雄的研究〉】、國科會計畫【臺灣公正轉型策略研析〔子計畫三〕公正轉型利害關係人社會對話機制】團隊

「看見」高雄石化氣爆十週年展

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看見」高雄石化氣爆十週年展聯展於7月31日在三餘書店、等閑書房、日閱書局開展,以不同形式的主題空間搭架而成的展覽,邀請大眾共思高雄的城市願景。相關資訊詳見:「看見」—高雄石化氣爆十週年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