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留住水 保護英國陸地最大碳匯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千方百計留住水 保護英國陸地最大碳匯

我在英國找海鸚

2024年10月0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呂芷涵 英國薩默塞特報導

頂著英格蘭典型的強風登上高處,風聲在耳邊怒吼,連英文單字都變得支離破碎。

踩在腳下的這塊土地,住著比森林還厲害的固碳高手——泥炭(peat)。這片位於霍尼柯特莊園(Holnicote Estate)西南方的高地,也是當地重要的集水區,河流大多發源自此。

「泥炭是英國最大的陸地碳匯,比所有林地加起來還要多。」INTO國際國民信託的區域巡守員斯托(Basil Stow)說。泥炭每年只會形成約1公釐的厚度,這裡的泥炭層至少有2公尺厚,推估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濕潤黝黑的泥炭地。攝影:呂芷涵

濕潤黝黑的泥炭地雖然不起眼,卻有驚人的固碳能力。攝影:呂芷涵

千方百計留住水 保護英國陸地最大碳匯

泥炭需要長年保持濕潤的狀態,如果乾涸,反而會釋放大量的碳。斯托表示,18世紀至19世紀期間,放牧需求增加,人們開挖溝渠將水排乾,這裡失去了大面積的沼澤地。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樣的作法會讓泥炭所儲存的碳大量釋放出來。現在的目標則是讓這片土地變回原本潮濕的沼澤,恢復健康的泥炭地。

橫亙在河道上的水壩,形成一階階的小水池,有助於泥炭苔[1]生長。水壩的材料是就地取材,使用莊園疏伐下來的木頭。往下游地勢較低的地方,則種植了柳樹和白楊樹。將樹木重新引入,是出於科學的考究。

堆置在河道上的倒木。攝影:劉祐君

堆置在河道上的倒木。攝影:劉祐君

斯托說:「泥炭沼澤基本上是由苔蘚層堆積形成,在這裡卻不斷發現木片,引發了我們的好奇。」後來,一份針對木片進行考古的報告發現,當泥炭早在青銅器時代形成時,就有樹木存在了。

大膽嘗試的團隊帶領哲學

泥炭沼澤是英國國民信託(The National Trust)的霍尼柯特團隊所執行的四個專案之一。團隊也管理占地5026公頃的霍尼柯特莊園。莊園位於薩莫塞特郡(Somerset)西教區,1944年由阿克蘭爵士(Sir Richard Acland)捐贈給英國國民信託。園內包含175棟住宅與農莊,14座農場,以及林地、海岸線、沼澤及河流等豐富多樣的地景。

這次孵育計畫成員在活動期間都居住在國民信託的度假木屋裡,國民信託不只能呈現觀光業務的營運與推動方式,還能展示如何在觀光與保育中達到平衡。攝影:劉祐君

積極大膽的復育,背後需要資金的支持。霍尼柯特團隊提到,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之後,英國政府提供大量的自然氣候資金,加上全球暖化議題發燒,泥炭保護計畫因此獲得不少資金挹注,也得到當地水務局的重視。他們也參與景觀恢復計畫(Landscape Recovery),獲得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Food & Rural Affairs)資助,與國家公園和莊園內14位佃農合作,希望未來能夠在此區,建立永續農場的經營模型。

團隊希望將莊園內的一切連結起來,「我的雄心壯志是,如果你五年後來,我們的咖啡館可以提供本地生產的食物,或是建立消費者與當地農場的直接連結,建立能夠支持社區、農民及企業的循環模式。」團隊總經理拉金斯(Simon Larkins)說,「整個團隊的想法是,讓我們試一試。現在需要的是勇敢、大膽和嘗試。」

一個大膽的決定

跳上公務車,我們隨霍尼柯特團隊前往位於薩莫塞特郡的多佛海森林(Doverhay Wood Plantation)。站在這片陡峭的山坡地可以遠眺布里斯托灣(Bristol Channel),風景十分優美。但我們腳下所站的卻是光禿禿的一片土地,原來這裡正在進行林地復育。

1960年代這塊地出租給林業委員會(Forestry Commission)經營,種植大量針葉樹,但是因為進出道路狹小,不易管理,後來便長期閒置。疏於管理的林子越來越茂密,加上樹種單調,不利於野生動物使用,導致整座樹林了無生機,寂靜異常。因此1990年代中期,英國國民信託決定收回管理。

在步道頂端眺望山腳下的波洛克村與布里斯托灣。攝影:劉祐君

團隊的區域巡守員馬尼柯姆。攝影:劉祐君 

區域巡守員馬尼柯姆(Robert Manicom)提到,英國國民信託的林地管理方式是每10年至15年疏伐一次。但是,他們在這片林地觀察到,成熟的針葉樹種子持續擴散到已經疏伐的地方,生長速度遠比重新種植的闊葉樹還快。按照這個狀況推測,大約要超過5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讓這片森林恢復成闊葉林,找回原有的盎然生機。

除了生態考量外,經濟成本也是關鍵因素。林地的出入道路狹小,為了將疏伐後的木材輸送出去,需要開闢路徑,做了不少地面工程的改造,但同時也侵蝕了利潤。因此,團隊在四年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大面積砍伐。

縱然有詳細的說明,站在一片空曠的林地,還是令我們大吃一驚。隨著蓊鬱的樹林消失,當地土生土長的馬尼柯姆也非常緊張,他就住在下面的村子,從家裡就能清楚看見山上的變化,他的鄰居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有趣的是,團隊後來收到的抱怨反而多半來自於卡車將木材運送下山時,會在道路上留下泥濘。

這正是土地信託的價值

村民接受的背後,是溝通下足了功夫。團隊在步道入口設立告示、到教區委員會說明、在官網隨時更新消息,甚至是寄信到鄰近的房子,以各種方式和社區分享計畫目標及策略。身經百戰的拉金斯說:「人們只會看到此時此地,可能是遛狗路徑被破壞、喜歡的景色消失,但他們很難看到我們做這項工作是100年、200年的尺度,而不只是為了現在這一代或下一代。而當你傳達了這樣的訊息,人們通常會理解。」

拉金斯發現,面對面直接溝通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時候人們只是因為不了解、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而產生質疑。

四年過去,在這片面積26公頃,重新種植的闊葉林當中,有40%為橡樹,野生動物也逐漸回來,團隊觀察到蜥蜴、啄木鳥、極北蝰和當地一種稀有蝴蝶出沒。不僅野生動物來造訪,團隊也在新開闢的小路上放置木頭座椅,開放大眾走進林地,欣賞波洛克的美好風光。

期待數十年後,將會長成一片熱鬧繁茂的森林,這正是土地信託的價值。

綠草如茵的霍尼柯特。攝影:呂芷涵

綠草如茵的霍尼柯特。攝影:呂芷涵

多佛海森林有趣小檔案

1. 運用機具砍伐木材,裝載到小貨車上,運送到1.6公里外的農場,再使用木材卡車送到幾小時車程外的鋸木廠。木材販售所得回饋到此計畫。
2. 新種植的闊葉林,以3公尺*3公尺的間距,平均分布在整塊林地。
3. 新開闢約1.5公里運送木材的道路,同時成為供大眾使用的步道,未來將陸續放上木頭座椅,將是欣賞布里斯托灣晚霞的絕佳景點。
 
 

註釋

[1] 泥炭的主要來源是泥炭苔(Peat Moss)或泥炭蘚(Sphagnum),以及其他的有機物質,例如死去的沼澤植物、動物與昆蟲的屍體等。

※本報導為2024年5月英國參訪行程的一部分,行程由INTO國際國民信託2024年孵育計畫安排,海倫哈姆林信託提供經費贊助,不影響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點此看完整【我在英國找海鸚】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