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颱風對高雄行道樹和公園樹木破壞可能是數十年來罕見,市府和外包商及國軍投入至今,道路已都恢復暢通,但還有許多倒木來不及扶起或清除。7日傍晚在中央公園碰到一位大哥,他就說這比1977年從高雄登陸的賽洛瑪颱風破壞力還大。
中央公園倒的最慘應該是菩提樹,他指著其中一棵說,可能有80歲。他感嘆和婉惜著,公園裡的樹木好不容易才長大,正可以好好享受的時候卻遭此重創。
而我家裡附近的內惟美術館公園,同樣有許多的倒木和斷枝,至今仍未清理完成。
假日自主勞動 綠地維護須更多公民參與
身為市民的一份子,週日下午便和老婆一起去公園自主勞動,我們將苦楝、雨豆樹、烏桕的斷枝鋸斷或拉下來,再鋸成可搬動的大小,做了簡單的堆疊排列,就地放置。
近年,公園這一區本來就是低度管理,很少除草,這些樹幹和枝葉應該可以成為小動物和昆蟲的棲地,增加土壤的養份,就如同《種土 Together, Soul of Soil.》紀錄片中,安和哥養土的作法。
我在想:「如果大一點的公園,可以規劃樹枝葉的堆置區,或許可以藉此改善土壤。」
這次的倒木和枝葉的數量龐大,後續不知道會如何處理?有多少進入堆肥廠?有多少粗的樹幹被利用,延長固碳的時間?
很期待不是以廢棄物的角色去處理,而是盡可能資源化。
公園綠地的經營管理和維護,除了依靠政府管理機關和委外的廠商,也需要更多的市民參與。
如果有常態性的志工組織可以投入,就好像是戰爭時的民防系統。平日協助維管,極端情境可以投入災後復原。
這次買了一枝新的小鋸子,工作起來順手很多。回家時,剛好看見了天上的彩虹,好像是得到了獎品。
公園樹木和行道樹的管理,從我踏入環境運動這個領域,前撲後繼投入的組織和人們,提出了許多論述、主張、建議。相信這麼大規模的倒木及破壞,也帶給我們許多檢討的題目。
最貼近生活的公共投資:行道樹
行道樹和公園的樹木是活體生命,也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公共投資」,可以促進人們身心健康,也讓已和自然疏離和斷鏈的都市,有機會與自然生態系統串連起來。
這是國家和城市治理與文明程度的象徵,也是人們對自然運作了解程度的考驗。台灣愛樹人眾多,從生命權捍衛到功能性喜愛都有。但討厭行道樹的理由,應該也可以列出個數十個,傷害行道樹的方法也不少。最常見的修樹或砍樹需求是商家認為擋住招牌、破壞路面建物、落葉、花粉過敏等。
1999年,我在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時,曾和伙伴們協助陳玉峰教授的研究案,做了一份高雄市行道樹問卷調查,透過29所學校的教師會發給家長和老師,共回收了1335份問卷(比目前民調系統有效樣本的1068份還多)。
有一個題目很有趣,凸顯了人們對行道樹的期待或著矛盾:「如果有一天,您能自由選擇家門前的行道樹,你想種什麼樣的樹?你理想的條件是什麼?(可複選)」
- 樹的枝葉遮蔽面積很大,可以遮風蔽雨。594人,44.49%。
- 樹的枝葉遮蔽面積小,不會擋住招牌。169人,12.66% 。
- 可以吃的果樹。217人,16.25%。
- 會開花的樹。726人,54.38%。
- 可引來鳥類及昆蟲。349人,26.14%。
- 不要「落葉樹種」(指季節變換時會全部落葉的樹)。509人,38.13%。
- 其他。41 人,3.07%
另一個題目則呈現出,約有七至八成的人們不知道住家前面或附近的行道樹名字,也不太清楚是外來或本土種。山陀兒颱風之後,如果來問問市民理想中的行道樹,至少會再增加「不會倒的樹」這個項目吧!
我最想種下的行道樹
至於我想要種什麼樣的樹?我的答案是:改變園藝流行的景觀市場規劃現狀。
「以百年後的時間尺度,在對的地方種上對的樹,凸顯在地生態與文化特性,具有仿天然森林的多樣性、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要如何達成呢?我們都會期待公共政策有其理性基礎,但也認為公民參與很重要,這是民主的基石。很顯然,公園綠地和行道樹從上位的共同願景與目標、樹木植物與自然體系運作的知識、適地適種的規劃、植栽技術,經營管理的機制等都有大大檢討空間。
而在程序上,很需要社會、社區、利害關係人共同學習、對話建立共識;促進公部門和民間營利企業、非營利團體共同協力的機制,讓社會力的參與,成為經營管理的重要支柱。然而,公民參與很麻煩,這往往是行政機關最不想碰的。如果沒有積極主動的市民,通常最後就發包給廠商去處理。
當山陀兒過後……城鄉綠化的未來
颱風的破壞不只行道樹和公園,更造成了嚴重農損,受災的人們真的辛苦了。感謝所有投入執行恢復公共服務的公私部門的人們,應該還要花上不少心力處理。
山陀兒颱風後的南方,風和日麗,並沒有西南氣流再引入連綿的雨。來自花蓮同事說,這好像花蓮的颱風,一過了就放晴。
週日清理倒木時,有一棵無患子被黑板樹樹幹壓倒伏地。神奇的是,這棵約一歲半的小樹並沒有折斷,把倒木移開後,它極富韌性的彈回,重新站了起來。
山陀兒造成的樹木破壞,或許是我們檢討城鄉綠化的契機。只要真正面對它,有真心要解決問題,樹木和社會都會重新站起來的。
※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
論壇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環境資訊中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