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只要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即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由於目前國內碳權需求大於供給,加上可以抵減碳費,一噸價格從2000元起跳,甚至出現一噸4000元高價。面對台灣剛起步的碳權交易市場,《RECCESSARY》訪問潛在買賣雙方,他們對於國內碳權市場有哪些期待?
初期國內碳權商品以舊有抵換專案為主
平台上的商品包括「抵換專案」、「自願減量專案」2大類,抵換專案屬於早期鼓勵國內產業投入溫室氣體減量取得碳權;2023年新版自願減量專案,透過簡化審查程序和明確管理辦法,舉凡汰換燈具、造林植樹、採用高效率鍋爐等都能取得碳權。
台灣碳權交易所資深經理蔡旻樺表示,由於自願減量專案自去年10月才正式生效,現在僅註冊通過6案,並且還需時間執行專案、監測成效、獲得第三方認證等才能核發碳權,過程大約需要2至3年時間,因此未來市場仍將以舊有的抵換專案為主。
潛在買家:滿足減碳需求,創造金流與市場
台灣希望透過碳權交易制度推動產業減碳,以年排碳量2.5萬噸為分界點,排碳量低的中小企業可藉由自主減碳申請轉換成碳權,排碳量高的企業則能購買碳權抵減碳費或滿足環評需求,創造的金流能再回到中小企業,推動更多減碳措施。
另一方面,透過碳權購買也能減少企業的碳成本。《RECCESSARY》碳市場研究員胡湘渝說明,特別是對「減碳成本較高」的企業來說,透過購買碳權來達成合規目標,同時鼓勵擁有減碳潛力的企業推動減碳措施,出售多餘的碳權來創造額外獲利。
未來的潛在碳權買家也相當多元,碳權開發商南極碳台灣區核心業務資深經理廖佩瑄觀察,有意想要購買國內碳權的廠商,一大類型是較常見的半導體業或製造業,一方面是供應鏈需求,二方面又可以抵減碳費;另一類是有產品外銷需求,有意開拓新市場的廠商,包含美容業、農業,甚至也有螺絲業者。
國營事業中鋼除了是排碳大戶,本身也持有大量碳權可轉換用於環評承諾抵減。中鋼告訴《RECCESSARY》,「現在主要將碳權應用在環評,以現有的碳權數量評估尚可支應,初期尚無外購碳權需求,但未來將視碳費、總量管制與碳交易、國內外低碳相關規範與倡議發展情況再評估。」
根據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公開閱覽資料顯示,中鋼也是首批6案碳權賣家之一。
潛在賣家:觀望碳費價格與法規變化
碳權可以抵減碳費、滿足環評需求,確實吸引不少企業,但現在買賣雙方,都在觀望狀態。廖佩瑄指出,碳權驅動力跟碳費有關,確定碳費的價格才可以錨定市場價格。如果企業碳權賣家出價過高,可能只是打平碳權的開發成本,並不保證會有買家。
相較於國際碳權選用5年以內專案,環境部認可的碳權效期永久。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指出,企業需要考量碳費價格、未來是否有擴廠規劃,來評估是要上架還是自用,若碳費價格落在300~500元、到2030年上升至1200~1800元,企業會認為碳權放愈久愈值錢。
目前已知101汰換燈管專案、彰化漢寶畜牧等6案確定上架,由於需求超過供給,並且可以抵減碳費,賣家掌握價格權,一噸價格已超過2500元以上,甚至出現一噸4000元高價。
不過,針對現有的自願性減量規定,未來企業是否願意成為「賣家」仍存在不確定性,若說國外碳權審核是「先苦後甘」、台灣就是「先甘後苦」。
廖佩瑄提到,環境部提出的方法學中,有10項減量方法因為技術成熟,註冊時可免經第三方查驗機構驗證。但她指出,雖然一開始不用經過第三方驗證,之後每年都要經過第三方驗證跟外加性審查確認碳權品質,後續付出的成本可能會愈來愈高,也可能不會通過外加性測試。
台灣碳權市場仍在起步階段,但企業的需求很明確,碳排大戶可以藉由購買碳權來抵減碳費、滿足環評需求;企業也則能以申請碳權,上架碳交所販售賺取減碳收益,但未來仍需觀望碳價、碳權價格與法規變化。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RECCESSARY》,原文標題〈國內碳交易開張2》碳權一噸2500起跳,現在該買嗎?買賣雙方曝真實心聲〉,文:莊閔茜。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