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館一樓電梯左後方,有條狹窄通道,盡頭有個極小型「動物博物館」。它也是個「倉庫」,擺放著日治時代至今的動物標本。
最近展館常設展全面更新,迎來一批新的動物標本。牠們安靜地站著、躺著,訴說生前一刻去過什麼地方、吃過什麼東西,印證生活圈裡的生物多樣性……然後突然死去。死因通常是犬殺、路殺、窗殺,或落巢跌死,而人類活動無意間成了加害者。
策展人之一、窗殺研究者謝季恆表示,野生動物議題沒有離人類很遠,民眾可透過參觀展覽、關注團體資訊、參與公民科學協助回報 ,認識議題,或是加入11月10日舉辦的「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讓執政者和決策者知道有人在乎。」
當野生動物死亡不是偶然 追蹤人為活動致死的原因
博物館的場地很小,一進門可一眼看完。但這些遺體生前的故事很長,策展團隊其中三個成員謝季恆、廖子荃、劉宇桁,跟我們講了足足兩個半小時。
展場的裝潢,主要是策展人之一、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學生林敬峰親手做的木工。而展覽的動線,是從主場外面的圓弧區開始。這區有不少鳥類標本——有一隻趴著的麻雀遺體,是從黏鼠板拆下來,牠的腳因此斷掉,死後只能一直趴在地上;呈「曬翅膀」姿勢的金背鳩,翅膀不收起來也不移動,常被誤會是受傷而被通報,但其實牠們在享受日光浴。這一區是在「還原牠們本來的生活形態」。
進入博物館,先走到「不為人知的後台」展區。這裡是標本師的工作桌,上面放了一堆工具,展示著未成型的棍棒標本、翅膀、假眼等。標本師在這階段會決定遺體用什麼方式呈現,比如選擇把棍棒標本的一邊翅膀分離並單獨呈現,可保留翼展的長度和展開時的花紋,但如果今天把翅膀收起來,遺體乾燥後翅膀就沒辦法再打開。
「有時標本不是因為現在的需要,而是希望未來有人要用的時候,有東西可以看、可以使用。」謝季恆說。
這次新展區的標本跟過往的展品有點不一樣。以前外界關於野生動物的資訊不多,標本的作用有點像立體圖鑑,通常只有名稱、編號、特徵及習性,用以介紹物種,但來參觀的民眾鮮少知道牠們的前世今生。
隨年代過去,策展學生覺得,標本應該被賦予另一個角色——這批新的動物遺體都有一個詳細標籤,是身分證也是死亡證明,記錄死亡時間、地點、原因,例如展區有兩隻黑冠麻鷺,都是被路殺,一隻是直接被撞死,另一隻是車禍後再被人踩到腹部重傷致死。
如果只有一隻動物死亡,還可以說是偶然;但若是不斷發生,就要追蹤原因。台大曾有一段時期,某些區域的幼鳥落巢特別多,追蹤後才發現是跟修樹有關,「本來一層又一層的樹冠,被修到只剩最上面那層,一掉下來就直接到地上。」謝季恆通知校方後,校方同意試著避開鳥類繁殖期,「有巢時先不要修」,在同一區域撿到的傷鳥或遺體也越來越少。
展區還有22隻五色鳥標本,按2020年至2023年死亡時間整齊排列著,非常震撼。「這都是窗殺」,謝季恆說。
從吃下的東西 知道更多牠們死前的經歷
犬殺是近年討論較多的問題。牆上掛著一幅穿山甲皮,包覆身體的鱗片缺了幾處。謝季恆表示,「很明顯的缺角,是狗牙啃出來」,仔細看也有被穿刺後的傷口,尾巴的鱗片都被啃掉,再啃多點,尾巴就會斷。
穿山甲遺體的胃內容物,黑黑的像咖啡渣,這些是牠生前吃的螞蟻,最少有七種。每一種螞蟻偏好的居住環境差異很大,有些在潮濕水畔,有的在偏乾土壤,有的喜歡植被較多的灌叢。能吃完七種,證明該穿山甲走了很多地方,最後遇到了遊蕩犬。這三個角色——穿山甲、螞蟻、狗,組成了一個完整故事,反映著那片土地的環境狀況。
至於另一隻食蟹獴,遭車撞後頭骨完全碎掉。不過團隊發現,牠死前也曾大快朵頤。牠之所以叫食蟹獴,是因為常被捕捉到吃螃蟹的一面,但還需要多樣食物去補充營養,例如在胃內容物中,就找到蟾蜍、蜈蚣、蝸牛等至少八種動物。
謝季恆說明,從胃裡剩下的蟾蜍看來,食蟹獴只是輕咬後,就整隻完整的吞下去;非洲大蝸牛沒殼,只有身體的肉;蜈蚣看起來則是育幼親子,「牠把人家這個親子團全部給吃了」。
鼓勵民間參與 「讓執政者知道有人在乎」
這些遺體,有些是救傷單位提供給團隊作研究樣本用,有些則是民眾寄過來。團隊鼓勵大家一起成為公民科學家,回報死傷的野生動物,也協助把動物冷凍寄送到相關單位。
策展團隊另一成員、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學生廖子荃覺得,策展團隊成員對遺體有一點「強迫症」,「很執著於每一個遺體,希望可以留下什麼,牠們都有自己的價值。」她告訴記者,即使自己很常撿到動物遺體,還是會覺得不捨,「很難過之類的情緒一定會有」。
另一名成員、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學生劉宇桁也接著說︰「只是後面會覺得,怎麼做才能夠把這些東西說出來,要不然我們每天撿,其實撿不完。」
這個展覽,是他們標本製作時感觸的濃縮。展場結尾的一張展板字卡,寫著林敬峰的感言——自此看動物時,不再只看見生命個體,而是立體的,網狀的,包含生物、環境、人,彼此交織互動所形成的故事載體。
透過標本展示,謝季恆希望讓野生動物遺體親自訴說牠們的故事。「這些議題並不是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它們真實存在,就在我們的身邊上演。」一般人能透過簡單參與,比如在玻璃上追加有效的防撞佈置預防窗殺;不要任意餵食動物,減少人獸衝突;正確瞭解野生動物救傷等,緩和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們的環境衝擊,找到與牠們和諧共存的優良解方。
遊行、參觀展覽、關注團體資訊、回報等等 ,也是民眾參與的方式之一。「讓執政者和決策者知道有人在乎,一顆石子入水乍看可能沒什麼變化,但百顆、千顆呢?它有機會激起漣漪,被看見,被聽見,進而誘發、促成改變。」謝季恆說。
2024第二屆為野生動物而走活動詳情
二、精進生態熱區遊蕩犬隻管理計畫,並擴增辦理範圍
三、提升國民對野生動物保育與伴侶動物福祉之觀念,將犬貓列入課綱外來入侵種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