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野保所陳添喜副教授,長期協助收容走私查緝或養龜場棄養的原生龜。秋冬,天候轉涼,龜類活動性降低,不會跑遠,正是適合送牠們重回野外的時刻。這批食蛇龜有50隻,每一隻都經過檢測,確定是花蓮的基因型,把來自花蓮的龜送回花蓮,野放瀕臨滅絕的物種,必須多謹慎?
把龜放在透氣的袋子裡,裝進登山背包,陳添喜與林保署花蓮分署合作野放計畫。經過多次探勘,確認這一帶相對安全,那裡車輛無法到達,也沒有山路,必須溯溪而行。
遠離人群是野放重要考量 國有地是好選擇
遙遠,對研究人員來說,是體力的考驗,對龜來說,是安全的保障。陳添喜說明:「基地比較平緩、面積夠大、盡量選在國有土地、距離村落道路最好可以超過一公里以上。」這些必備條件,是因為食蛇龜有獵捕壓力,讓牠們遠離人群,是野放很重要的考量。
抵達野放點,研究人員先把龜與樹枝放進綠色網袋暫置,是為了讓龜先習慣環境。等待時間,研究人員前往另一個地方,森林裡的一個天然水池裡,住著一群柴棺龜。每隻龜的殼緣都有記號,對應一組專屬編號,研究人員就能知道牠是誰,定期做記錄,測量生長狀況,掌握健康情況。
完成柴棺龜的定期監測,走回先前的食蛇龜野放點,該打開袋子,讓牠們出去了。重獲自由的食蛇龜,立刻鑽進植被,躲在隱密處,抬起頭感受這裡的空氣,有綠草的清新、林下的清涼、溪畔的潮濕。龜睜大雙眼仔細觀察周圍,泥土、落葉、草生地,小心翼翼探索,以後這裡就是家。
盼建立野化族群 重新自然繁衍
私有地的使用狀況常因地主的想法而變,國有地的使用相對比較穩定,變更不容易,陳老師與林保署花蓮分署在這一帶進行野放,已經有五年以上。讓收容的龜加入,希望牠們與原本就在這裡的龜一起生活,壯大族群。陳添喜表示,希望牠們在這裡建立野化族群,可以自然繁衍,是野放很重要的意義,必須對野外族群有幫助。
食蛇龜和柴棺龜原本分布在低海拔的森林與農村環境,從普遍到瀕臨滅絕,只有短短數十年。陳老師研究龜已經超過30年,親眼見到牠們的衰減與困境,「比較保守至少七到八成,野外的量已經不見了,瀕危物種我們希望牠止跌回升。」
為了保住一線生機,陳添喜在2013年催生了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裡人員進出有管制嚴謹,環境原始,有天然屏障,在北台灣護住了一個重要族群。花蓮這片森林是他心中另一個保護瀕危龜的重地。
一次野放少量的龜,一年一年的重複,像是把力量緩緩注入,讓龜能慢慢適應,環境慢慢恢復,這是幫助瀕危動物存續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然而希望牠們不再瀕絕,要做的還有很多。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送龜回家|前進瀕危龜保護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