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環境部加嚴SRF管理 戴奧辛、重金屬檢測頻率比照焚化爐
為強化國內SRF管理,環境部14日公布「固體再生燃料(SRF)白皮書初稿」,未來將加嚴SRF品質標準,並比照大型焚化爐規定,將戴奧辛與重金屬的檢測頻率提高到一年四次,預計農曆年前正式發布「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簡稱SRF管理辦法)」,會給予業者一年緩衝期。(自由時報報導)
永安濕地中毒黑面琵鷺「興達一號」康復 原地繫放
高雄興達發電廠生態專員去(2024)年底在永安濕地內,發現一隻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的黑面琵鷺亞成鳥,經救治後目前已康復,14日進行原地衛星繫放,讓這隻黑面琵鷺重返大自然。(中央社報導)
基隆副市長將出席四接環評 要求台電重提送審
環境部17日將召開四接環評初審會議,公民團體呼籲基隆市長謝國樑出席,表達反對立場。基隆市政府14日確定,將由副市長邱佩琳出席四接環評會議,市府召開專案會議後表示,四接東移方案涉及保育區填海範圍變異,要求台電重新提送審查。(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台灣首顆監測空污及溫室氣體衛星 拚3年內升空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14日下午舉辦第13次委員會議,環境部在會中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規劃運用衛星資料及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為迅速掌握境外污染物對台影響,環境部將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發射台灣首顆監測空污與溫室氣體的人造衛星,計畫經費擬規劃投入新台幣61億元,力拚3年內、民國118年前發射成功。(經濟日報報導)
北海岸環境生態危機解除 鈺洲啟航輪抽除280噸殘油
大陸籍鈺洲啟航去年10月29日出基隆港後失去動力,31日擱淺野柳岬海岸,油料外洩危機威脅基隆、北海岸,因海象狀況不佳,抽油作業一再延後。終於在2025年1月14日下午完成全部殘油移除作業,初估逾280噸殘油,成功化解野柳北海岸地區海洋汙染危機。(聯合報報導)
過量遊客擾民 北海道七星之樹旁整排白樺樹遭砍
日本北海道美瑛町知名觀光景點「七星之樹」旁的整排白樺樹,14日已知全數被砍伐,原因跟太多慕名而來觀光客影響當地交通及民眾生活的「觀光公害」等有關。相關人士等表示,鑒於觀光客太多影響交通及白樺樹陰影覆蓋農田造成農作物歉收等情況,當地農家等在跟町公所等商議後決定進行砍伐。(中央社報導)
全球電動車銷量2024年成長25% 共售出1710萬輛
根據英國顧問公司Rho Motion 14日公布的數據,全球電動車銷量去年增加25%,共售出1710萬輛純電動車(不含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創下歷史新高。法新社報導,其中,中國市場銷售量大幅成長,而歐洲市場的成長放緩。中國去年進一步鞏固其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地位,共售出1100萬輛,較2023年增加40%。(中央社報導)
越南發展核電計畫 俄國總理表態願參與建設
越南日前決定重啟並持續研究核電計畫以穩定電力供應,正在越南訪問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14日表示,俄羅斯願意參與建設越南的核電工業。米舒斯京還建議,俄國與越南進一步加強衛生、勞工與醫藥領域的合作。(中央社報導)
歐盟:航空業使用永續燃料 2050年有望減碳47%
歐盟發表年度航空環境影響報告,估計2050年航班將成長到1180萬班次,屆時若能達到永續燃料用量目標,將可減碳47%,加上有效管理空中交通並採用更節能科技等綜合措施,則可達2/3的航空淨零目標。(中央社報導)
MTA:曼哈頓堵車費開徵一周 入城車輛減少4.3萬
大都會運輸署(MTA)13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曼哈頓堵車費啟用首周,每日進入曼哈頓60街以下地區的車輛數量平均減少約4萬3000輛,與以往同期相比下降7.5%。尤其在早高峰時段,主要通道如威廉斯堡大橋(Williamsburg Bridge)和荷蘭隧道(Holland Tunnel)的車流時間有所改善,交通流量從堵塞變為相對順暢。(世界新聞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