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19日,油輪「哈夫尼亞.尼羅號」(Hafnia Nile)在馬來西亞東海岸附近以接近全速行駛時,與超大型油輪「穀神星一號」(Ceres I)相撞。短短幾分鐘,大火迅速吞噬了這兩艘船隻,滾滾毒煙直衝雲霄。幾名船員被緊急空運至安全區域,其他人則留在「穀神星一號」上和拖船一起奮力滅火。
事故發生後,「穀神星一號」的官員宣稱,船隻當時因技術故障正處於錨泊狀態。但船舶追蹤數據顯示情況並非如此。海事新聞機構《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的分析發現,該船在碰撞前出現了不規則的移動,與安全錨泊狀態不符,因此對官方的說法提出了質疑。
「穀神星一號」這艘油輪早已臭名遠揚。自2023年5月以來,《勞埃德船舶日報》已經把該船與「影子船隊」(shadow fleet)聯繫在了一起。當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伊朗等國受西方國家制裁、無法使用合法途徑以市場價格交易化石燃料時,影子船隊就變成了規避制裁、秘密運輸石油的重要手段。它們通過頻繁更改註冊地、關閉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s ,簡稱AIS)等方式逃避國際監管。
對於此次碰撞事故,保險公司和「穀神星一號」的擁有者均未作出回應。無論事故原因為何,「穀神星一號」作為影子船隊中的一員,讓調查真相和追究各方責任變得極為困難。
幸運的是,事故發生時,只有「哈夫尼亞.尼羅」號載有貨物,船上30萬桶石腦油(naphtha)引發了大火。如果「穀神星一號」當時也滿載著200萬桶原油,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這次碰撞可能會引發近年來最嚴重的石油洩漏事件之一,對該地區的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事實上,就在這場近乎災難的事故發生前幾個小時,歐盟領導人剛剛簽署了一項行動倡議,呼籲全球各國承諾應對影子船隊帶來的安全和環境威脅。倡議明確提到了「為規避制裁、不遵守安全或環境法規、規避保險費用或從事其他非法活動的船隻」。然而,與這一承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事實:許多歐洲船員仲介機構正在為這些危險的船隻提供人力支援。
為「影子船隊」招募船員
油輪需要船員,但船員從哪裡來?影子船隊的招聘機制極為不透明,每個職位空缺背後都牽涉著一個由仲介機構、管理公司和船隻擁有者組成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對於伊凡.沃爾科夫(此處為保護船員而使用的化名)這樣的船員來說,這張網可能會成為一個陷阱。
三年前,沃爾科夫站在一艘油輪的船長室前,手裡拿著一封船員們簽署的聯名信,要求改善在船上的工作條件。而就在五個月前,他被一家看似信譽良好的歐洲機構招募為這艘船的船員,離開了自己位於烏克蘭敖德薩的家。後來,他發現自己身處委內瑞拉沿海,被捲入了一場疑似石油走私的行動中。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實施制裁催生了這種走私活動。
從登上這艘船的那一刻起,沃爾科夫就察覺到這份工作非比尋常。他回憶稱,船上管理混亂,上級船員對下級疏於管理,甚至脅迫甲板水手在酷熱環境下長時間工作,並且不提供任何防護措施。由於船上缺乏水果蔬菜,船員們還面臨患上壞血病的風險。他繼續說道,晚上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船員常常肆無忌憚地醉酒鬥毆,船隻本身也經常遭到破壞。
「這些船隻沒有接受任何正式檢查,也不會進入委內瑞拉以外的任何港口。」 沃爾科夫回憶自己做甲板實習生的日子說。
石油擁有一種獨特的化學成分,能夠讓人追溯石油的來源,而通過添加不同的化學物質,這個識別特徵能夠被人為改變。「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往石油裡加化學添加劑,以改變其等級。」 沃爾科夫說。
隨後,船隻離開委內瑞拉領海,前往公海進行船對船轉運,這樣的操作雖然風險很高,但可以進一步掩蓋石油的真實來源。沃爾科夫稱,到了這個時候,先前缺失的石油貨物就會「突然」出現。
代理機構為誰服務?
沃爾科夫的經歷並非個案。歐洲各地的船員經常被招募到世界上最危險的船上工作。根據《對話地球》和新聞調查機構SourceMaterial對海事招聘數據的分析,在73艘影子船隻上工作的船員均是由歐洲國家的仲介機構招募,而這些國家本身正對俄羅斯和伊朗實施制裁。 這些機構主要分佈在烏克蘭,還有一些則設立在賽普勒斯和拉脫維亞。
「早在俄烏戰爭之前,我們就知道烏克蘭船員代理機構的情況極為複雜。」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Transport Workers Federation)檢查協調員史蒂夫.特羅斯代爾(Steve Trowsdale)表示。他指出,烏克蘭的勞務代理機構由兩個不同的政府部門監管,而他們之間很少互相溝通。
許多國家的船員認證體系長期受到腐敗指控,行業內普遍存在用錢購買船員工作證書的情況。烏克蘭相關系統存在的問題也已經討論多年。
「眾所周知……腐敗的程度是系統性的。」特羅斯代爾說。
需要明確的是,這種招聘行為本身並不認為是非法的。一些負責為影子船隻招募船員的仲介機構,對這些船隻的背景、其裝載的貨物以及船隻所有者的真實身份知之甚少,甚至是一無所知。儘管如此,這些歐洲企業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蓄意腐敗。
2022年夏末,總部位於烏克蘭的船員代理機構阿爾法海事服務(Alpha Marine Service)在通信軟體Telegram上發佈了一則油輪招聘資訊。雖然這則廣告並未提供該船的國際海事組織識別碼,但是廣告中提到的船隻註冊地為巴拿馬,且具有準確的載重噸位,這與一艘名為格勞克斯(Glaucus)的船隻資訊相吻合。格勞克斯曾出現在「聯合反對核伊朗」(United Against Nuclear Iran)組織的影子船隊名單上,並因走私伊朗石油而被美國政府制裁。

阿爾法海事服務的首席執行官維塔利.科夫通(Vitaliy Kovtun)稱,這份工作來自一個合作夥伴。「我們經常相互説明,尤其是在急需填補職位時。」他解釋說。過去兩年間,他所在的機構為三艘影子船隻發佈了多個職位的招聘廣告。持牌船員代理機構和未披露的第三方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缺乏監管,為這種舞弊行為留下了可乘之機。「這不是船員代理機構的錯,是船東騙了我們。」科夫通表示。
這些錯綜複雜的合作網路讓船員招募機構有時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為什麼樣的船隻招聘。 另一家名為敖德薩船員代理機構(Odessa Crewing Agency)曾為四艘影子船隻發佈過招募廣告,但這些廣告都沒有提到船隻名稱——這家機構自己也不知道。《對話地球》問及此事時,首席執行官伊凡.查伊卡(Ivan Chaika)無奈地回答稱:「不幸的是,沒有人知道船東是誰。」在這樣的情況下,船員更無從得知船隻所有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自己在為誰工作。
碰撞與洩漏
歐洲的船員代理機構繼續為「影子船隊」招募船員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助長了日益嚴重的環境危機。根據安聯保險公司(Allianz)的數據,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截至2024年1月,影子船隊已經涉及超過50起事故。安聯還告訴《對話地球》,他們正在更新數據,並預計總數會有所上升。
船對船海上轉運等活動不僅能夠掩蓋走私燃油的來源,還會帶來重大的環境風險,尤其是在沒有輔助船的情況下進行這些活動。國際海事組織的法律委員會將公海轉運描述為「破壞海上安全、環境保護以及責任相關國際制度的高風險活動」。
油輪追蹤者(Tanker Trackers)聯合創始人薩米爾.邁達尼(Samir Madani)說:「這些油輪不守規矩。它們是在沒有任何外部協助的情況下進行船對船轉運,所以每天都會發生洩漏。」他所說的「外部協助」指的是諸如利用拖船説明船隻保持不動等輔助措施,這被認為是行業最佳實踐。
《對話地球》從船員們的群組聊天訊息中發現了此類不法行為的內幕。一名水手講述了他所在的船隻如何讓自動識別系統相信船已經下錨,而實際上這艘船正在前往伊朗裝載石油的路上。在某些情況下關閉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是被允許的,但類似的發出欺騙信號行為是違法的。
其他水手分享了船隻逃避港口檢查、跳過基本安全規程以及更改船名來逃避檢查的故事。
不法行為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2023年,油輪「巴勃羅」號(Pablo)在中國南海起火爆炸。據報導,與其他許多影子船隻一樣,這艘油輪參與了不受監管的石油轉運,且逃過了必要的檢查。該船剛剛在中國卸完石油,因此這起爆炸對環境的破壞有限,但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三名船員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走出陰影
隨著影子船隻繼續肆無忌憚地作業,要求對其採取行動的呼聲日益高漲。近日,在英國舉行的一次峰會上,歐洲領導人聯合起來,共同應對影子船隊給環境和海事安全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威脅。他們強調,必須嚴格遵守國際海事法,確保所有船隻符合安全和環境標準,並採取集體行動。
特羅斯代爾同樣認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全球合作。近幾個月來,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和國際船員福利與援助網路(International Seafarers' Welfare and Assistance Network)與印度當局以及海事工會展開合作,打擊剝削船員的行為。特羅斯代爾表示,他也希望烏克蘭的船員工會能夠參與類似的工作,共同推動變革。
但船東們總能輕易規避透明度監管措施。歸根結底,如果政府和私營部門無法協同行動,歐洲在影子船隊運營中的隱性參與將難以終止。這不僅會加劇海洋環境的破壞,也會使船員面臨更加惡劣和不人道的工作條件。
沃爾科夫是幸運的,他最終成功逃離了影子船隊,沒有遭受長期傷害。下船後,他在一艘液化天然氣油輪上找到了見習三副的工作。如今,他依然活躍在船員群聊中,提醒同行警惕影子船隊的危險,避免重蹈覆轍。
※「影子船隊的秘密」(Shadow Fleet Secrets)是一個正在進行的調查專案,由「追蹤資金」(Follow the Money)和《對話地球》合作發起,參與其中的包括SourceMaterial、The Times、Süddeutsche Zeitung、the Organized Crime and Corruption Reporting Project (OCCRP)以及Inside Story在內的13家新聞機構,和來自世界各地的40名記者。
※本文轉載自《對話地球》,原文標題〈歐洲公司如何為全球影子船隊招募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