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8日
台東上百隻野鳥死亡 稻穀驗出劇毒農藥「加保扶」
台東池上鄉去年發生嚴重野鳥中毒事件,上百隻野鳥因不明原因死亡。經化驗現場遺留之稻穀後確認,死亡野鳥體內和稻穀都含有劇毒農藥「加保扶」,檢驗含量最高超過安全標準的2500倍。生態工作者警告,此事件不僅可能危害人類食用安全,更可能導致生態鏈瓦解。(公視新聞網報導)
鄒族「保育優萬獸」柑仔店 協助換發改良式獵具
為兼顧原住民族狩獵文化並減少瀕危動物誤捕,林業署嘉義分署推出「保育優萬獸」改良式獵具換發計畫。只要將舊式獵具送至掛有該牌誌的商家並登記資訊,即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還能獲得100元購物金。嘉義分署選擇山村「柑仔店」作為據點,因其是居民生活物資購買點及資訊交流中心。(中央社報導)
台東黑熊母子疑山頂嬉戲釀悲劇 小熊墜谷喪命
台東山區8日下午發生一起墜谷意外,一對黑熊母子似乎在山頂嬉戲之際,小熊疑似不慎墜谷,據附近民眾所言,由於坡度接近垂直又為岩壁,小熊爪掌無處可附,在光滑的岩壁上碰撞數次後直摔南橫路面,母熊在山頂徘徊卻也不敢直下陡坡,最後只能無奈放棄,看得遊客心驚膽跳。(自由時報報導)
好消息!望安綠蠵龜保護區有喜 今年首見母龜登岸產卵爬痕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國的國家海洋日,澎湖望安綠蠵龜保育區傳來喜訊,今(2025)年首見母龜登岸產卵爬痕,但是否產下第1窩蛋卵?仍有待專家登島進一步確定。只是今年研究經費因預算刪除,遲遲未有著落,加上農業部與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因「智財權」喬不攏,全案仍擱置,導致今年研究計畫面臨停擺。(自由時報報導)
新店瑠公圳迫遷案將強拆 民團促釋憲前暫撤銷執行
陳抗許久的新店瑠公圳迫遷案目前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不過,法院的民事執行處來函,將在26日執行拆除,多個公民團體8日聲援當事人,希望法院在釋憲結果出爐前,先撤銷執行命令。對此,北院強調,一旦收到書狀,會依法處理。(公視新聞網報導)
酷熱下150萬穆斯林赴麥加朝覲 大清真寺設全球最大冷卻系統
今年麥加朝覲面臨高溫與人潮雙重挑戰,由於去年朝覲造成超過千人熱死,多數為未經授權的信徒,沙國政府今年實施新政策因應,包括:12歲以下孩童禁止參加、首次朝覲享優先權、增設數百多個冷卻裝置、擴大遮蔭區、使用無人機監控避免踩踏,並嚴格管制只允許持官方許可證信徒進入麥加,已阻擋超過26萬名未經授權者。(公視新聞網報導)
北海道羊蹄山腳超過1公頃森林遭砍伐 疑似中國人違法開發
日本北海道電視台報導,疑似中國人在羊蹄山山腳下的俱知安町巽地區違法建造別墅。當地政府發現,實際施工地點與事先申請不一致,已下令暫停施工,但已有超過1公頃森林遭砍伐。當地居民憂心,羊蹄山是水源地,森林有防止土石災害的作用,希望能好好守護。(中央社報導)
日本修訂核融合戰略 2030年代驗證發電計畫
日本政府的「綜合創新戰略推動會議」本週修改核融合的國家戰略,納入2030年代驗證核融合發電的計畫,預計今年度制定具體進度表。「讀賣新聞」報導,由於核融合原理是重現恆星內部產生能量的過程釋出巨大能量,以核融合發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被期待成為一種脫碳電源。(中央社報導)
雨林碳權計畫遭巴西檢方盯上 COP30主辦州陷爭議
巴西檢察官尋求撤銷一項1.8億美元的碳抵換計畫。這項計畫是巴拉(Para)州去年與多家大企業和外國政府所簽署,意在支持亞馬遜雨林保育。路透社報導,這起案件衝擊到正籌辦今年COP30聯合國氣候峰會的巴拉州政府,同時也可能波及整體碳市場。當前碳市場仰賴由政府機關主導的碳權計畫,以因應外界對屢傳碳權舞弊、浮濫的疑慮。(中央社報導)
AI耗電增速驚人 科技4巨頭間接碳排驟增150%
一份聯合國報告5日指出,人工智慧(AI)發展領先的4家科技大廠出於資料中心的高耗電需求,2020到2023年營運產生的間接碳排平均增加150%。路透社報導,聯合國負責數位科技的機構國際電信聯盟(ITU)稱,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以及擁有臉書(Facebook)與IG的Meta,這4家科技企業因AI應用推升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導致它們的全球間接碳排增加。(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