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的現代組曲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獵人的現代組曲

2005年03月16日
作者:張岱屏 (公共電視記者)

【製作源起】

原住民獵人的角色面臨轉型,有的做生態旅遊嚮導,有的進入國家公園擔任巡山員,有的協助研究單位進行生態與考古的調查。去年年底,林務局舉辦丹大開放狩獵試辦計畫,在保育團體與原住民團體之間掀起了漣漪,狩獵與保育之間的爭議再度浮現,而「獵人角色的轉型」這樣的想法與規劃也被提出討論。師大生物系教授王穎曾經計畫,在丹大地區推動將部落的獵人轉型成為生態嚮導,而屏科大野保所教授裴家騏也曾經構思恢復原住民傳統的獵區獵場制度,讓原住民獵人回到山林經營傳統領域,成為保育自然資源的先鋒。許多人質疑,這樣的想法可行嗎?這是我們製作本集的一個出發點。

【幕後花絮】

事實上,原住民獵人的角色,已經在轉型中。許多從小在山林打獵的原住民,有的做生態旅遊嚮導,有的進入國家公園擔任巡山員,有的協助研究單位進行生態與考古的調查。他們職等層級低,有的只是工友級,有的只是臨時人員,卻是生態保育與研究幕後的大功臣。他們在山林中長期累積的經驗,是這些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石,然而成就的光環卻往往不是累積在他們身上,工作辛苦卻不見得有保障。推動原住民獵人的角色轉型,將他們的山林經驗與智慧轉化成為有價的知識資產,能夠提供穩定的生計來源,傳統獵人就能在現代創造出新的舞台。

【節目內容】

在林淵源心中,仍以優秀的布農獵人自居,他最重要的工作,還是要傳續布農族的狩獵文化,不斷地延續下去……民國88年,玉山國家公園展開了為期4年的「台灣黑熊研究」計畫,長期以來空卻的台灣黑熊生態調查,終於開啟了第一扇門。在耀眼的研究成果背後,幕後的大功臣,卻是一個小學畢業的布農獵人──林淵源。

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人林淵源,傳承父親林進元獵人的血液,4歲開始就跟著父親上山,從背東西、提水、做陷阱開始學起,慢慢累積成為一個優秀的獵人。他曾唸過6年國小、1年國中,但是小時後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著父親在山中狩獵,可以說他真正的學校是部落後方那一片山林。

在林淵源記憶中打獵最豐碩的成果,是有一次跟著父親上山近一個月,光是山羌就打了近70隻,父子兩人打到的獵物足以讓整個部落享用。還有一次他為了自衛,不得已違反布農族禁獵黑熊的禁忌,獵殺了黑熊。

為了調查現存黑熊的分佈狀況,研究人員借重林淵源行走山林多年的經驗,得以完成黑熊計畫。林淵源的山林能力很快被研究人員倚重。被民國76年,他帶領研究人員進入清越嶺道,被推薦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擔任巡山員,長久以來獵人的身分也有所轉換。多年來,許多研究團隊藉由他的帶領進入越嶺古道,尋找考古遺址、調查動物生態,而最著名的就是黑熊計畫。

為了調查現存3百多隻黑熊的分佈與活動路徑,研究人員必須找到適當的位置放置陷阱,在不傷害黑熊的情況下將黑熊麻醉並裝上追蹤項圈。這項困難的任務之所以能達成,憑藉的是林淵源行走山林40多年的經驗。6年來,他帶領研究人員深入山區,尋找黑熊爬過的樹、吃過的果實,還蒐集了上千坨的黑熊糞便,從中了解黑熊的性別以及食性。

優秀的獵人們是否能憑藉著對山林的熟悉、對生態的了解,將古老的知識轉化為現代專業才能。傳統的狩獵文化究竟能否在現代開創新的可能呢?在國家公園的職等劃分下,巡山員的職等低,薪水不高,卻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而林淵源做的工作更是無所不包。最近他最喜歡的工作之一,是帶著部落的孩子到瓦拉米步道進行生態解說,並且教導他們布農人傳統的狩獵知識與禁忌。在林淵源的心中,他還是以優秀的布農獵人自居,他最重要的工作,還是要傳續布農族的狩獵文化,不斷地告訴孩子過去在山上打獵的故事,不斷地傳唱布農族攸遠的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