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台灣環境的痛 環境公民記者的實戰與挑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挖掘台灣環境的痛 環境公民記者的實戰與挑戰

2007年07月23日
本報2007年7月23日台北訊,陳品潔、李育琴報導

資深環保記者邱育慈網路、部落格的興起,造就了一群樂於發聲的「公民記者」。這些公民記者的特質,是對現今主流媒體偏頗、片段的報導不滿,而希望透過自己的筆,將真正的新聞、應受民眾關注的事件,報導出來。上週末(21、22日),關心環境新聞近40位學員,參與百略學習教育基金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中華新聞人傳播協會協辦的「2007環境新聞編採實戰營」,由資深環境記者鄭朝陽、邱育慈、廖雲章等傳授環境新聞報導寫作技巧,並透過小組討論實作,進行環境議題專題規劃。

為環境受害者發聲

自2006年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中華新聞人傳播協會共同舉辦第1屆環境新聞志工,灑下40多位志工成為關心環境的種籽。今年的「環境新聞編採實戰營」主題更進階,講師從從新聞採訪技巧與寫作、深度新聞採訪報導、新聞專題規劃與製作、新聞專題案例評析等角度切入,且各小組學員現場討論報導議題規劃,並實際練習新聞稿寫作。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許心欣表示,地球、土地、環境是無言的,環境受害者很多是弱勢的,需要有人幫忙發聲,經過專業講師的授課,這些學員在兩天的密集訓練中,練就出新聞報導的基本技巧,未來可加入環境新聞的行列,成為新一批的生力軍,為傳播環境資訊及推廣環境教育一起努力。

記者要發掘重要但不為人知的問題

聯合報專案新聞中心資深撰述委員鄭朝陽聯合報專案新聞中心資深撰述委員鄭朝陽,首先在課堂上分享其主跑環境新聞15年所見的台灣環境問題,與媒體中環保記者的角色。鄭朝陽坦言,目前主流媒體在環境議題這一塊消退很多,可說已經沒有「環境記者」,他鼓勵學員發揮公民記者的角色,長期追蹤環境議題,一起繪製台灣的公害地圖。

如何成為一位環境公民記者呢?鄭朝陽說,身為記者的必須從懷疑出發,收集足夠的事實、數據鋪陳,一篇客觀報導就呼之欲出。尤其「現場主義」是必要的,人在現場追求真相的過程,感受才夠深刻。不過他強調說,「若要成為環境記者,首先要對環境有感情。要有感情,則是需要走出戶外親近環境。」

在新聞報導的技巧上,鄭朝陽提出「整體現象能夠談出甚麼新意?」,帶領學員進入更深度的新聞面向,以「台灣地下水之痛調查報導」為例,從石門水庫、翡翠水庫缺水問題,延伸探討中南部地下水超抽,造成海水倒灌、土地鹽化等問題。他強調環境議題「一環扣一環」,和你我的生活密不可分,記者的任務就是挖掘這些很重要卻不為人知的關係。

環境議題沒有國籍認定

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江元慶在資訊流通發的社會,公民記者可透過部落格、網站傳播。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主流媒體記者在版面、字數與廣告業主的壓力等包袱,更能公正平衡地的報導。美國國家通訊社駐台北特派員邱育慈指出,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環境問題非常相似,儘管台灣無法進入聯合國,但台灣的環境議題還是常被聯合國的網站收錄。她表示,不要小看一個人的力量,學員應運用此次營隊所學,用客觀的環境報導,將自己發掘的環境新聞透過新的媒體傳播出去。

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江元慶剖析一個新聞專題應具備的元素。他指出,一篇精準的報導,除了得確切掌握消息來源,仔細調查與求證,還必須告訴讀者所掌握的數據,現場重建的過程。台灣立報副總編輯廖雲章說,寫作的能力必須培養,靈感是不可靠的,惟有紀律才是真的,她建議公民記者每天自修300字的評論,並抄寫報上的社論,透過抄寫的過程,慢慢內化成自己的報導語彙。

實戰精神之展現與延續

2007年環境新聞編採實戰營除了演講式授課,民視新聞部副理兼數位交通台台長趙善意在二天下午分別引導學員,進行新聞改寫與專題規劃討論的實習。他一再強調新聞首要為吸引注意力,擅用有趣、創意、能引起共鳴的字句,說一個有意義的好故事。

本次活動共培育了近40位關懷環境的公民記者,呼應了新聞人播協會秘書長簡郁峰曾許下的宏願,往後將持續與環境資協會等團體合作,並尋找企業贊助,在全國各地培訓1萬名公民記者,為這美麗島發聲。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