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如何看守環境? 從鹿港反杜邦與中國農村談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媒體如何看守環境? 從鹿港反杜邦與中國農村談起

2007年08月21日
本報2007年8月21日台北訊,陳誼芩報導

人類為追求更好的生活,在許多方面不斷進步,我們的物質條件雖獲得改善,但原有的生存環境也跟著改變。而無論在台灣或中國,從鹿港反杜邦運動,到中國農村問題的事件中,均可看到民眾環境意識崛起,起而對抗公害污染,媒體均在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1980年代解嚴前夕,社會運動風起雲湧,那時正是台灣經濟快速起飛的時候,傳統高污染產業在國家發展的光環下,甚至被列為重點發展項目。1986年的鹿港反杜邦事件,原本是地方性的社會運動,透過新聞報導成為全國性議題,最後成功的使杜邦公司於1987年宣布放棄在彰濱工業區設廠的計畫。

因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9月9日上午將於台大校友會館舉辦第一場兩岸環境媒體論壇座談會「轉型社會的環境變遷」,邀請兩岸媒體與環保人士一同分享經驗,探討民間團體在環境變遷中的角色,以及記者如何以自身的專業在這過程中,發揮最大的力量。

現在的中國彷彿20年前的台灣,在改革開放的同時,人們也以加倍的速度開發環境。即將來台參加兩岸環境論壇的中國南方農村報新聞室主任說:「這一切變化,緊緊跟隨著經濟發展的步伐,城市和工廠,在掠奪著土地,逼迫著農村步步後退;而農村,也為了生存和發展,近乎搶劫般的掠奪著自然:到處是化肥餵養的土地,樹木被一片片的砍伐;青草被超載的牛羊,如推土機一樣,連根吃光。」

長期關心農民與環保問題的他,除新疆和內蒙古腹地之外,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身為記錄者和觀察者的他,將以親身經歷訴說環境崩塌的聲音,從長江上游到下游,從草原到農村。他並且指出,處於發展階段的國家,存在著嚴重的階層分化問題,在中國,為了生存,弱勢者不得不掠奪無法與之抗衡的自然;而富有者和當權者,則在剝削弱勢群體的過程中,巧妙的避開了破壞環保的罪名。

另外,1980年代身為環保記者,現在是國內資深媒體人的楊憲宏長期關注公害污染議題,著有《受傷的土地》、《走過傷心地》、《另一個公害現場》等報導文學作品,他也將與大陸媒體一起暢談媒體在公害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邀請到國內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賴偉傑,針對反核經驗,分享在公害污染事件中,民間力量的凝聚與發散。主辦單位表示,期望透過這樣的活動,達成兩岸民間團體與環境新聞人員的深層交流,也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活動網頁: http://e-info.org.tw/node/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