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2日
摘譯自2007年8月20日外電報導;吳紀政編譯;莫聞審校
中國經濟崛起的同時,也升高了空氣中的汞污染,嚴重影響東亞的空氣與環境。陳重信日前在美國華府進行非正式訪問時表示,台灣希將污染控制的專精技術提供給中國,但北京拒絕與台灣對話,阻礙了合作的機會。
陳重信說,台灣玉山上有一個高空監測站,探測到大氣中有超高標準的汞,顯示是來自中國燃燒煤炭和鋼鐵製造,「如果汞在食品內,你會拒絕吃它,可是你無法拒絕呼吸。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對台灣2300萬人更糟的是,中國對聯合國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施壓,打壓台灣參與空間,台灣因而在環境議題上,與全球合作的機會有限,「中國必須理解這不只是台灣的問題,而且是全球的問題。」陳重信17日在華府與美國環保署進行非正式訪問後,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發表上述看法。
陳重信認為,台灣的突破之道可能就在其參與的少數國際組織之一: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該組織下個月初將在雪梨舉辦年度高峰會。
他說:「希望透過這個亞太經合會平台,台灣能與國際組織交流。」
陳重信表示,台灣將提出「綠色APEC、綠色契機」的倡議。這項倡議從5大面向,包括工業環保、消費型態、清潔生產、污染管制、溫室氣體減量等內容,表達台灣願意透過APEC向國際社會作出貢獻。他強調,台灣提出來的建議,都會是做得到的目標,盼能取得與會各國支持。
至於台灣制訂「溫室氣體減量法」在當前的爭議,陳重信認為是各界對於法案當中是否應列明減量的具體數字有不同的看法。
陳重信說,台灣是開發中國家第一個推動這項立法的,即使已開發國家的類似法案也沒有在母法中明訂減量的目標數字,例如大膽規定「在2030年必須回到2005年的標準」。 他個人也傾向不要在母法中直接規範這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