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自2002年起推動生態工程,至今已邁入第5個年頭,為了向社會大眾宣達生態工程永續發展的理念,工程會除了每年舉辦生態工程博覽會、國際研討會,亦對專業工程從業人員及學術單位,辦理生態工程講習訓練,加強專業工程人員相關訓練。
過往的推廣作業中,在法令制度面,完成了生態工程招標驗收制度的研究,這些研究將提供各機構參考,使的生態工程雇用在地人及點工叫料作業的模式更加完整;在規劃廠商評選及計畫審議作業上,亦加入環境、生態、景觀等因子,落實生態工程的理念於公共工程當中。
2006年的公共工程金質獎,工程會首度頒發了「生態工程獎項」,而獲獎的兩件工程皆為「兼具善用現地質材,維護生物族群的棲息空間,符合節能,環境健康與生態安全的原則,同時於工程期間邀請當地的居民共同參與,工程完成後共組志工共同維護,使其生態保護的環境得以永續」。
專業人員應受生態工程講習
此外,在農委會修正的水土保持技術規範中,訂定了納入生態工程的要點,而在發展生態工程本土化的研究上,河溪整治、人工濕地、道路工程與生態工程材料的系統性研究,亦持續進行,且透過研究成果進行推廣講習。
在2006年,參與講習與研討會的專業人員,即達到3500人次;這只是起步,因為生態工程是長期性、持續性的工作,如今生態工程的理念已逐漸為國人與專業工程人員所接受。
在工程會推廣生態工程邁入第五年之際,奠基於過往推廣的成果,接下來有幾項重要而實際的工作將要進行。
首先是「落實全生命週期理念」以及「建立自主管理制度」。工程會期望公共工程的主辦機關,能在計畫階段即填寫生態工程檢核評估表,檢討工程之適當性,包括全生命週期、生態補償考量等。這項計畫將於2007年開始試行,請5大部會署辦理工程填寫,預計將在2008年全面實施。這樣的檢核評估結果,亦將作為審查之參考依據。
工程預算與合理時程
工程會也將在制度的建立上持續要求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水保局、交通部公路總局等機關,針對生態工程檢討增修其主管的相關規範、準則。
以往工程的設計時程過短,是執行單位常提出的意見,為了對工程規劃地點有較完整的了解與評估,需對工區附近生態環境進行調查瞭解,並對水文、水理、粒徑、土質及地質等資料進行分析,致所需之時間、人力及資料量很可能是目前的數倍,才能完成,成本費率也因此擴增好幾倍。
因此,確認合理的規劃設計時程,以及鼓勵工程設計單位採用「服務成本加公費法」的方式,是工程會未來改進的方向,將朝明確界定適用「服務成本加公費法」之類型,檢討簡化其計算方式,並提出實際案例,供各機關參照編列預算等方向推動。
生態工程的教育宣導
在資訊化的世界,透過資訊交流平台,整合生態工程相關資訊,並利用電子課程進行教育訓練,將是無時間與地域限制的推廣方式。除了持續擴充「生態工程入口網」的資訊,2006年,工程會已製作完成e等公務員之生態工程線上課程,未來將邀請各相關單位,進行網路串聯,藉此加強公務人員的教育宣導工作。
2006年的下半年開始,工程會特別針對各級政府,興辦公共建設專業工程人員河溪整治及道路工程講習,開設講習課程,是為使實際參與公共工程的相關工程人員對生態工程理念有正確之認知,並灌輸工程新思維,了解何謂「對生態友善的工程或保育方法」,以奠定工程建設永續發展的基礎。
這樣的講習活動, 2007年將持續辦理,預計將有超過2800位工程人員,包括公共工程之工程承辦人、承攬工程之規劃設計、監造之技師、顧問公司,及營造廠工程人員等,分別於全省北中南東4個地區進行受訓。
工程建設在原有的功能、安全的考量外,再加上對環境、生態、景觀、甚至文化等考量,以促使硬體工程建設與整體環境相融合,維護生物多樣性,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這就是生態工程永續發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