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農村學習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向農村學習

2007年09月20日
文字:李慧宜(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添寶、張光宗(公共電視記者)

美濃後生會與今年的壁畫合影今年7月,首次看到「美濃後生會」,總覺得現在的學生,似乎都不太正經;不過後來發現,他們的確有令人肅然起敬的一面,因為無論是向老農夫請益,還是美濃淹水時幫忙搶救,甚至是加入各種農村的打雜工作,他們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種進農村裡。到了9月初,「台灣田野學校」的學員加入美濃行列,體驗有機農夫的一天生活,也同時跟「美濃後生會」參觀稻穀製成稻米的過程,當拍攝工作進入後期階段時,我們才慢慢理解,為什麼農村需要年輕人、年輕人也需要回到農村。這答案,並不在眼前,而是在年輕人的心裡、在他們的農村生活裡。

農村,是土地、水與人的有機組合。土地靜靜地躺在人的腳下、水流緩緩地滑過田邊和村莊,只要試著走進農村,一定可以看到,田裡的收成。

台灣田野學校2007年的暑假,在南台灣,有一連串的農村學習。上課的人,有大學生、有待業者,也有剛加入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而授課的老師,是從小在農地上打滾的農夫,這門課程,稱之為「台灣田野學校」。

曾啟尚,美濃人,投入有機農耕已經4年多。他細心地指導女學員如何測量株距、栽下玉米種籽,而男生則是共同合力拉著鐵牛車,駛在泥濘的田地上,進行整地工作。雖然這群年輕人,幾乎都沒有農村生活的經驗,但他們認真地跟著曾啟尚,透過實際的勞動,認識農村現況和農業問題。

農村需要年輕人、年輕人也需要回到農村為什麼會有台灣田野學校?3年前參加這項活動的第一次課程,而現在已經是工作人員的李安慈說,當大家都覺得應該要推行有機農業、要關心環境時,有多少人真正踏進田裡、在大太陽下流汗勞動?如果不懂得農民的工作專業、心情酸苦時,如何推動環保、如何追求社會正義?

同時,到各地求學的美濃子弟,也趁著夏日長假回到家鄉,參與社區工作。他們在已經不再收菸的美濃菸葉輔導站內,美化閒置空間的環境、施作水池工程。他們到美濃鎮農會米廠,學習認識稻米、挑選精良的穀子。在813美濃淹大水後,他們也積極投入重建工作。

農村,是土地、水與人的有機組合這一批學生,統稱為「美濃後生會」。在客家話裡,「後生」就是「年輕人」,雖然每年後生會的成員都不盡相同,但是有10年歷史的「美濃後生會」,依然維持著傳統,一到暑假,大家會回到家鄉,為農村服務。

今年8月初,「美濃後生會」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他們要在著名的下庄水圳旁,完成一幅大型壁畫。動筆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拼命丟意見。光是討論、發想、畫草圖,「美濃後生會」就花了一個星期。不過,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南台灣的烈日,帶給他們的,是更大的考驗。因為每天早上6點半,大家會準時出現在下庄水圳畫圖,但是不到8點,後生們個個已經汗流浹背,臉上的水,根本分不清是汗還是淚!

男生共同合力拉著鐵牛車,在泥濘的田地上整地雖說「美濃後生會」與「台灣田野學校」分別都在農村學習。但在今年9月7日,他們在美濃鎮農會集合,因為除了勞動之外,年輕人也必須懂得,收割後的稻穀如何成為稻米、進入行銷市場。從入料槽、乾燥機、輸送帶、加工區,一直到冷藏桶,每個稻穀變成稻米的階段,所有人一次看得清清楚楚。

在農村學習,觀察農民的生活,年輕人可以分享彼此觀點,也能夠奠定未來合作的基礎。這對南台灣的發展來說,更是農業運動的傳承。李安慈期待著,是否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嘗試串連高高屏地區的非政府組織,每個社團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理解彼此的處境,以及蘊含在內心的價值。

美化閒置空間的環境、施作水池工程在努力一個月後,「美濃後生會」已經學習到,如何與大太陽和諧相處,壁畫工作也越來越上手。色彩繽紛、生動活潑的壁畫,即將出現,而農田賴以維生的水圳,開始有了不同的風景。每個後生們,曬得越來越黑,但是水圳,卻變得更加有活力,短短的一個暑假,在100年歷史的水橋前,年輕人創造出美濃特有的水文化。

烈日當空,沒有冷氣降溫。強風暴雨後,共同清理家園。不拿紙筆、沒有教室,但是農村,已經成為一所學校。

美濃後生會要在著名的下庄水圳旁,完成一幅大型壁畫「美濃後生會」的指導老師鍾怡婷,為2個多月來的報導,下了一個註腳。她說,自從1970年代末期,台灣經濟發展起飛的時候,農村正慢慢地蕭條,當時的農村拼命把年輕人推向都市,鼓勵他們離開土地,不要再從事農業,但是,農村真的是沒有希望的嗎?到現在,她越來越有信心,因為她發現年輕人與農村,其實有能力互相付出,年輕人可以帶給農村活力,而農村則有足夠的能量,給予年輕人養分。當然,這段過程,每個人都必須下田,不能不重新認識農村的水路。

採訪側記

30多年來,台灣農村的年輕人,不是在外地求學,就是到都市謀生,因為在農村,找不到工作,也不再需要學習耕種。現在,有人把農村當學校,雖然只是嘗試,但是會不會因此創造農村轉型的機會?實在很難說,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向農村學習的作法,至少可以為以後的年輕人,找到一條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