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節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中秋烤肉節

2007年09月28日
作者:陳威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烤肉(圖片出處:維基百科) 曾幾何時,中秋節從賞月剝柚子、全家團圓聯繫感情,變成一年一度的烤肉祭?讓公部門為以順應「民意」之名,小從區里、大到縣市政府都在舉辦烤肉活動,甚至開放許多平時豎立禁止烤肉標誌的地點,以供全民盡興。環保署日前公佈2006年中秋節監測的結果,發現民眾集中在秋節的烤肉行為影響了環境品質,空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等的濃度從午後逐漸升高,在晚上11點時達到最高點,很多地區空氣品質是「不良級」,一直到隔天才慢慢恢復正常;另一方面,木炭燃燒不完全亦會產生戴奧辛等致癌物,因此政府對於具污染環境性質的民間活動,應該加以鼓勵?還是做好環境控管?值得我們探討。

猶記小時候在南部空曠的三合院門口埕烤肉、泡茶,家人相聚的確是件享受,初初北上時,也一直狐疑著台北人沒有門口埕怎麼烤肉?拜拜怎麼燒金紙?大三那年,終於讓我大開眼界,因故沒回家團圓,傍晚時分,跟同學們前往景美溪畔打球,卻被當時的情景震攝住?原本以優美堤岸、綠意生活為噱頭的景美溪河畔擠得滿坑滿谷的烤肉人潮,那晚涼風徐徐,若只是單純賞月倒也快活,然而在河邊高灘地烤肉,不免風沙多,食物、汗水、木炭味交雜在一起,還記得夾雜前述3 種元素的「特有中秋味」回到租屋處時,才想起腦海裡根本沒有月娘的樣子。

「別讓嫦娥笑我們髒」你還記得這個很久之前的口號嗎?以前,烤肉還沒成為一種流行前,人們的中秋節是到郊外賞月吃柚子、月餅,加以零星的烤肉或聚餐活動時,這口號是告誡大家不要留下垃圾;於今,由於商業的廣告行銷太成功,就像情人節非要送巧克力一樣,中秋節變成了全民烤肉運動,在小範圍內高密度的烤肉行為,危及的已經不是髒不髒的問題,重點是大量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一氧化碳等、以及與全球氣候異常有關的二氧化碳,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以及空氣污染等問題。

台中市政府宣布,公園、綠地、園道禁止烤肉 、花蓮縣環保局更是舉出烤肉將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所以也不鼓勵烤肉,讓我們還看到一點政府部門的擔當。但首善之區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卻說「秋節烤肉是節慶活動重要一環,不可能禁止民眾不要烤肉。以往民眾都在騎樓或門口的擁擠空間烤肉,現在河濱公園烤肉,民眾也能有舒適的烤肉空間。我對台北市民有信心………」,令人不解的是開放大型河濱公園,並不代表人們不會在自家陽台或騎樓烤肉,反而是讓烤肉的人有更多去處,等於是增加烤肉的誘因,並不能解決環保單位擔憂的空氣污染問題;垃圾問題還算小事,第二天清一清也就是了,而一個晚上會產生多少這類氣體,卻不是只有一句對市民有信心就能控制的東西。

政府高層把地球暖化危機掛在嘴上,呼籲每個國民響應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但實際執行各種相關政策時卻又丟在腦後,說一套做一套,正是台灣從上而下的不良社會示範,烤肉是正常戶外活動,只要負責將環境恢復原狀,偶爾呼朋引伴一起同樂無妨,但政府卻隨商業行銷起舞,非要搞成全民運動不可,實在荒謬!須知任何人類活動如果無限擴張,當然會超出環境負荷量,讓好事也變成壞事。

不過我想,似乎還有一個問題待解決,民俗活動跟環境保護應該怎麼取捨?政府在面對民俗活動與環境衝擊時,應該怎麼把關?

舉元宵節─放蜂炮為例,試問在短時間、小範圍內,一次燃放那麼多鞭炮,難到不會有空氣污染的疑慮?這倒也不是說就不能舉辦蜂炮活動,而是在民俗活動以及環境品質之間我們做哪些抉擇?君不見,近年來,也大量提倡中元普渡以及清明掃墓,少用紙錢?所以在舉辦相關活動時,主辦單位若提一個環境評估的報告給相關主管機關,相信會更妥適。

記得幾次前往日本旅遊或出差,曾去過幾次地方的花火節和祭典,日本社會平時並沒有夜市,但在這些節慶時會有小型夜市,我觀察到,他們設有一組人馬在幫大家做垃圾分類,民眾可以自己丟,也可以把東西遞給她,他會幫你做好垃圾分類,而不只是消極地設置垃圾桶而已。這就是我指的公部門在核准或舉辦活動時,應該有的環境思考。

元宵放炮可說是民俗活動,但中秋烤肉呢?到底是哪一年開始盛行的,於今已不可考,中秋烤肉應該還不算一種習俗,這裡面夾雜太多商業炒作以及集體催眠(大家都要烤,所以我要烤 ),另外,集體開車到一個定點烤肉,不只行車過程中產生很多二氧化碳,烤的過程更是。元宵蜂炮、清明紙錢這些固有習俗都在思考如何能做到對環境友善的時候,公部門,民眾對於更晚近的中秋烤肉「習俗」、甚至繁複的月餅外包裝,是否也應與時俱進,斟酌如何做出對環境最少負擔的中秋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