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毒電炸魚 死灰復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澎湖毒電炸魚 死灰復燃

2007年10月05日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自由時報澎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致力於採集澎湖魚種,建立海洋生物研究庫,新近又為澎湖增加20餘種新紀錄魚,但在魚市場的採集過程中,研究人員赫然發現仍有毒電炸魚的情形,呼籲漁民切勿竭澤而漁,避免禍延子孫。

昔日澎湖毒電炸魚盛行,造成白沙鄉肝炎盛行,肝癌更高居吉貝島死因第一位,前縣長賴峰偉主政時代,鐵腕取締毒電炸魚,一度遏阻非法行為,但新近又有死灰復燃的情形,除澎湖海巡查緝隊在七美破獲最大炸藥走私案外,七美、望安分傳炸、電魚受傷案例。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採集魚種記錄,分別由魚市場、採集船或潛水捕魚等方式進行,新近由澎湖魚市場購入的一批鮮魚,其中一隻就有炸傷的痕跡,令研究人員相當擔憂,顯示澎湖海域仍有非法毒電炸魚,不僅破壞海洋生態,同時毒電炸魚的行為可能禍延子孫,其中毒物不易分解,最容易造成人體蓄積毒素,最後引爆肝癌死亡。

另外經過多年來不斷的收集記錄,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新近又發現20多種澎湖新種紀錄魚,其中包括姬鸚哥魚,主要棲息在潟湖與臨海礁石區,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台灣通常發現於南部、小琉球及綠島等,澎湖則是首次發現,主要捕獲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