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民對植物依賴極深,生活大多直接面對植物,因此必須認識植物、了解植物。即使到了現代,人類的食衣住行仍舊離不開植物,只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化,一般人學習植物科學的熱忱反而逐漸降低,對生活周遭的植物幾乎到了視而不見的地步,往往書讀得越多,植物的常識越匱乏;學位越高,越是「五穀不分、六畜不別」。從事相關自然教育的工作者對此感受最深,也多有如許的感慨。其實,台灣不但植物區系豐富,原生植物種類眾多,也繁育許多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外來植物,其中部分成員更成為形塑台灣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在台灣歷史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根據考古資料,台灣數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並持續有外來移民遷入。每一批移民都會從原居住地攜帶生活所需的植物種子或其他繁殖體隨同遷移;或在進駐之後,因應經濟民生的需要而大量引進外來植物。台灣的生態及文化發展體系中,充滿著原生植物以外的外來種類,例如,原產南洋地區的檳榔,隨著數千年或甚而數萬年前的先民進入台灣,進而發展成為產業;糧食作物中的芋、小米等也是如此。這些植物長久以來已成為原住民文化中重要的成分,有別於源自大陸中原的漢民族文化。
而不同時期、由不同族群人類所引進的外來植物中,大多數無法適應台灣的環境,因而在演替過程中絕跡;有些需經人類培育栽種才能生存的種類,則因人類不再依賴、取用而消失;但仍有部分適應良好、經濟價值或利用價值高的植物種類,經過數百、數千年的傳續,今已在台灣落地生根,甚至逸出栽培園而呈野生狀態。這些植物各有其引入或大量栽培的時代背景。荷前時代文獻資料太少,暫且不論。荷蘭時期荷蘭人大量引進原產爪哇(印尼)及在爪哇馴化的植物,如蓮霧、檬果等;鄭氏時代引進中國華南地區的含笑花、朱槿等觀賞植物;清朝時代隨著大量移民的湧入,引種文旦柚、龍眼、楊桃等華南原產及馴化的果樹及紫蘇、棕櫚等其他經濟作物;日人統治台灣時期,從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輸入各類經濟植物栽培試驗,並成功地推廣至全台各地,代表的種類有南洋杉、柳杉、大王椰子等;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初期,則曾引進原產大陸的植物如香椿、龍柏等,並大量栽植,後來又應經濟發展需求,栽培推廣非洲鳳仙花、小葉欖仁等。這些不同時期的代表植物,也具體而微地反映了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由原住民文化、漢族文化、日本文化和二次戰後在全世界占優勢地位的美國文化等,所交織、融合而成的「多元」台灣文化。
不能不提的是,在探尋島上早期各種花草樹木身影的過程中,台灣古典詩作與地理志書等文獻,無疑提供了許多重要且有趣的線索。研究這些典籍中的植物,也是一種深刻的體驗。當然無可諱言地,台灣的古典文學內容,受中國文學極大的影響,這從其歷代詩詞文獻所引述的植物種類可見端倪。台灣現存的詩詞歌賦中,出現頻度最高的植物有竹、柳、松、荷、梅、菊等,與出現在中國歷代詩詞的種類頻度相似;另外,台灣文學作品中也出現許多僅分布於溫帶寒冷地區,而台灣不產的種類,如白楊、槐、杏、牡丹、海棠、樺木、棠梨等。台灣古典詩受到《詩經》、《楚辭》的影響,自不待言,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詩詞吟詠取譬的對象,亦有多種不見或罕見於中國文學作品中的植物,如檬果、蓮霧、林投、釋迦、番石榴、消息花(金合歡)等,占全台詩篇引述植物種類的12%,展現了台灣文學與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獨特內涵。
先民在台灣蓽路藍縷的墾拓過程中,利用植物、觀察植物、栽培植物,歷經數百數千年的生活體驗,創造出許多民間廣為流傳的俗諺。人們運用許多和植物相關的諺語、歇後語、農諺、氣象諺,表達日常生活中的特殊情感、特殊現象或意念,成為本地特有的民間文學表現。這些俗諺生動、簡練而傳神,是先民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只要經過一段時日的洗鍊,最終將成為高雅、成熟且流傳於世的獨特台灣成語;此外,台灣的地方名稱,至今仍有許多是以植物為名者,如楊梅、九芎、茄冬、桄榔、刺桐等,都是先民來台之初,根據當地的優勢種植物而命名的;也有檳榔、蒜頭、茶、韭菜等以栽培植物為名的地方,顯示當地曾進行過與這些植物相關的經濟活動,故研究植物地名,也可以了解台灣古代低海拔地區的生態組成和人類活動歷史。
要認識台灣文學、台灣歷史、台灣文化,不能不認識先民曾經使用過、參與台灣經濟發展、見證台灣歷史各階段的植物。植物不僅與物質文明息息相關,也充實了台灣文化的內容。學習植物科學有助於擴充文學與歷史的想像;讀台灣古典文學作品與方志文獻則可以重新認識植物,了解台灣過去的自然環境。不消說,熟習兩者更能相得益彰!
《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台灣植物文化圖鑑&27則台灣植物文化議題》
|
◎本文為《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台灣植物文化圖鑑&27則台灣植物文化議題》 前言。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十月生物多樣性專欄探討農糧與生物科技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相關文章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