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末期,韓國因為舉辦漢城奧運之故,大刀闊斧地整治漢江汙染,時當台灣與韓國等其他三地同居亞洲四小龍之列,於是國內有人喊出「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進而發出對首都第一大河─淡水河的搶救呼聲,完成了百萬人搶救淡水河的連署,除了這個外部因素,另一方面,經濟起飛之後,大台北地區人民也確實深受環境汙染之害,以前不管是步行或騎乘車輛跨越台北縣市的橋樑時,都會聞到下方的淡水河傳來陣陣惡臭。
時過境遷,現在的淡水河至少惡臭不再,2006年的北市長選舉,淡水河變成選戰焦點之一,前任的馬英九市長認為自己整治淡水河已有成效,而當選的郝龍斌先生認為接下來將繼續推動污染整治,並著手進行「活化」淡水河的工作,暫且不論外界一頭霧水的「活化」一詞到底代表什麼,今年6月「大河之戀皇后號」啟航之日,到場剪綵的郝龍斌市長歡欣鼓舞地表示近年來整治淡水河有成,使得民眾得以享受淡水河美景,並期望皇后號能帶領淡水河航向更美麗的未來。
於此同時,我們卻也注意到報紙的其他版面,從去年8月到現在,淡水河系在關渡、華中橋、中正橋已經發生好幾起魚類大量死亡的事件,引起漁民及環保人士的高度關注。然而這些死魚事件,並不直接影響市民的生活(因為看不到),似乎沒有影響到遊客的興致,週休二日到河邊乘坐渡輪的人潮依舊,前些日子甚至還有上萬人在河濱烤肉歡度中秋。由此推敲,問題是出在,使用淡水河的方式不同,因此有了不同的標準和期待。
誰在使用淡水河,不就是居住在河兩岸的市民嗎?對一般人而言,使用河川的方式就是休閒或遊憩,只要它不臭就好,但在繁華的台北市邊緣,我們忘了市民不是只有製造業或是服務業,在看紀錄片「河口人」之後,才知道直到現在台北市仍有人從事第一級產業─漁業,從前靠一條河可以養一家人,但如今淡水河污染嚴重,魚蝦銳減,讓漁民的生活越來越苦,他們不只要水不臭,還需要水質乾淨,不然魚蝦貝類無法生存。
其實大台北地區,許多城鎮是因為河運而興起,卻因為泥沙淤積而衰敗,2005年以來,一些社區大學的學員從文史及生態關懷入手,跨越了他們本身的「使用傾向」,而來關心水質問題參與河川巡守工作,然而卻在這幾年來的河川巡守工作當中,遇到很多挫折和困境,有些污染河段跟公部門通報很多次,卻還是抓不到污染源;或者因為河川相關事權分散龐雜,不是跟水質污染直接相關的事務,比如盜採砂石,就不知道要找誰報案等問題。
9月14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辦了「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論壇」,讓不同的民間意見能與公部門對談,希望能整合出多元而平等的淡水河污染整治願景,統整會中意見,第一線的河川巡守義工最是辛苦,我們必須給予河川巡守義工多一點掌聲,若不是他們不辭辛勞、干犯眾怒、甚至危及自身安全的巡守,以民間機動性補足公部門的效率不彰,很多事業單位未必能被舉發。
但另一方面,河川巡守義工目前碰到的最大困擾,就是通報之後未必能找到污染源並舉發肇事業者,這讓義工們深感挫折,但其實河川污染並不像表面這麼單純,長期的經驗讓我們不得不去了解,事業單位偷排廢水後面通常都牽涉到複雜的結構性問題,諸如廠商與民代的關係、整體國土規劃及產業政策等問題(污染的工廠多在台北縣而非台北市),巡守→紀錄→報案→有人被舉發,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況,但若不能獲得立即直接處理,也屬社會現實,非一蹴可及。
因此論壇中的初步共識,是希望日後公部門應該將所面對的「壓力」,坦然地、在適當的場合與民眾說明,才不會讓進步熱情的民間力量灰心,失去當初輔導義工的初衷;進步的河川巡守員,也得形成某種自覺,一方面試著了解污染地區居民的想法,並主動挖掘公部門之所以不能處理的根本原因(比如預算不足、民代阻礙),進而也把力量投注在「後端處理」,如此方有機會,從愛鄉愛土行動,提升到公民參與污染整治政策的下一步。
從論壇中各方的分析來看,河川水質問題牽涉甚廣,其實涵蓋整個水資源政策。比如河川基本流量過少(被水庫和截流站截走)使得河川失去自淨能力,但是管理水庫水量的是經濟部水利署,不是環保署;淡水河底泥汙濁有毒物沉澱,但管底泥的卻是水利單位。水資源部門,分散龐雜,也許是造成河川水質問題未能改善的主因。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水污費的徵收,法條在多年前就已三讀通過,但是每年都在利益團體及某些立委的施壓下,稅入被編為零(意思就是不能收);民間社會經過評析之後,若覺得徵收水污費有助水質改善,應該將力道放在這邊,方能促成體制外、體制內齊頭並進。
目前家庭廢水的處理,我們好像只能靜靜等待延宕50多年之久的民生基礎建設—污水下水道完成,台北市政府甚至以此說明,因為基礎建設未完成,所以現在不是「淡水河活化小組」納入民間力量的時機,乍聽之下似有理,但若回歸到前提問題。對於河川的諸種問題,我們一直是以「整治」的態度來看待,而整治背後隱藏的就是以工程來解決問題,工程牽涉到的專業與技術,先天就排除了一般民眾的參與,若我們改採「經營管理」的概念來看待河川問題,以「區域管理」跳脫現有的公部門科層組織,那麼身為河川關係人的市民,理所當然應被囊跨在其中,無論是台北市政府的「活化淡水河小組」或環保署的「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計畫推動小組」都應開放讓民間參加,如此,相信會能更有效凝聚共識、化除誤解。
誰在使用淡水河?淡水河怎麼用?這當中因為市民的階級、職業屬性不同,牽涉到不同面向,我們是否有可能於焉重建市民生活與河川生態的新倫理關係,每個人在淡水河輸入了什麼(比如家庭廢水),因此淡水河會輸出什麼?(比如臭又髒的河川),於此檢視至少在個人行為上,能夠為淡水河做些什麼?
本文轉載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