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鳥類,因此在「雞年」的開頭,多瞭解一些「鳥事」,也不失為慶祝雞年的一種方式。話雖如此,鳥其實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其習性和生活形態有著相當大的多樣性,和一般我們對雞的印象截然不同。實際上,每一種鳥都有其特色,因此,不論是要瞭解或更進一步的保育鳥類,都要因應鳥的習性與特徵來做調整。
所有關於鳥的知識,都是由人,或許是科學家,或許是鳥類愛好者所建構出來的,要對鳥有進一步的瞭解,可以選擇去看他們的書籍、文章或照片、影像,但也可以先瞭解這樣一群知識生產者是如何看鳥、研究鳥的,從中可以學習關於鳥的另一些故事。隨著所觀察研究的鳥類差異,觀察者的組成、規模與所使用的方法也會相對改變,本篇文章就是要介紹一個特別的鳥類團體:「澳洲水鳥研究群」(Australasian Wader Studies Group,簡稱AWSG)。
水鳥的種類其實不少,除了以水為主要棲地這項特徵外,另外一項最特別的是牠們當中有許多都是候鳥,會進行長距離的遷徙,這使得觀察或研究工作變得加倍困難,尤其是當遷徙路線跨越國界,長達幾千里遠時。而「澳洲水鳥研究群」就是一個以研究這類水鳥為主的民間團體,其成立的目標是要給澳洲水鳥及其棲地一個安全無虞的未來,因為這些水鳥有許多都會遷徙到其他國家,因此除了在澳洲本土進行一般的研究與保育計畫外,他們也鼓勵與協助包含東亞與澳洲水鳥遷徙線的研究,以及建構水鳥停棲站的網絡計畫。
成立於1981年的澳洲水鳥研究群(AWSG)是澳洲鳥類組織(Australia Birds)下的一個特殊團體,有別於一般民間的鳥會,他們主要從事研究水鳥的工作,然而要做到這樣大規模的研究或觀測,不可能只靠澳洲人本身就能夠完成,因此在他們現有的300多名成員中,有超過1/4的成員,約90位為外籍的亞洲人士。為了要收集水鳥基本的遷徙資料,目前是利用回收成效較好的足旗繫放。AWSG和東亞許多的賞鳥人士合作,包括日本、香港和紐西蘭,近年來台灣、韓國也與其有所交流,提供觀測記錄給他們。實際上在台灣也成立有「台灣水鳥研究群」,而AWSG也和本地的鳥會也有交流,參與過水鳥的救援活動。
想要認識與保育遷徙性的水鳥,除了觀察與研究的人力之外,還需要有適當的網絡來交流訊息。除了網站之外,澳洲水鳥研究群每年4月與10月會發行一本名為《長腳鷸》(Stilt)的期刊,這分期刊專門刊登東亞澳洲遷徙線上水鳥的資料,主要是研究文章、報告或觀察筆記,此外每年還會發行四次的《鷸鳥通訊》(Tattler),作為遷徙線上鳥類觀察者的訊息交流,各式與水鳥相關訊息,或是活動都會刊登於其上。這些資訊也會透過當地的鳥會或其他研究團體翻譯為本國語言,在各個國家流通。瞭解水鳥的習性,會讓各地遷徙線上的居民重視遷徙水鳥的需求,也就能確保遷徙線和停棲站上能有合適的覓食地。
藉由資訊的流通,水鳥研究群串連了東亞澳洲遷徙線上的賞鳥、愛鳥或研究鳥的人士,他們的觀測記錄與研究,彙整之後又會讓人們更進一步瞭解水鳥,也可以研擬保育政策、或劃設更適當的保育區。我想這是他們最特別的地方,也是讓他們得以研究水鳥的主因之一。下次,去賞鳥時,如果看到腳邊綁有奇怪旗子的水鳥,別忘了知會台灣的鳥會人員,水鳥的研究就是這樣一點點累積而來的。
信天翁 46天繞行地球一周 整理:番茄 2005年1月14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鳥類專家克羅克索爾教授,從1999年四月開始,針對22隻信天翁進行詳細的追蹤調查,研究人員在信天翁的腳上繫上電子追蹤器,每天兩次追蹤信天翁的座標位置。發現雄性信天翁酷愛環繞地球飛行,其中飛行速度最快的可以在46天之內環繞地球一周,約2.24萬公里,平均時速高達20.8公里,比人類駕駛帆船環球一周還快。 信天翁屬大型海鳥,體型大的身長可達1米以上,雙翼展幅2.5米以上。除了繁殖期之外,牠們極少在陸地上停留。全世界的信天翁科鳥類共有21種,其中19種納入瀕危動物名單,面臨滅絕威脅。目前最大的威脅主要來自遠洋延繩釣捕魚作業所造成的誤殺。1970年後,延繩釣的技術發展迅速,由於信天翁及大多數海鳥習慣跟著漁船,撿食漁船拋棄的雜魚或漁船濺起浪花所帶來的獵物,因此當漁船拋放延繩鉤時,尚未完全沉入水中的魚餌經常吸引信天翁及其他海鳥搶食,而遭魚鉤拖入海中溺斃。
圖片節錄自:新浪網科技時代 |
●澳洲水鳥研究群網站 http://tasweb.com.au/aw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