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療養院拆除議題在青年學生的參與下,成為新一波學生投入社會運動的典範;樂生療養院具有歷史及人文風情的院區,除了成為青年社會參與的開端,也儼然成為一個文化及知識的殿堂。
樂生文學週末第二季,以「報導文學」為主題,週六下午準時在樹蔭下的蓬萊舍開講,2/2邀請了南藝大音像藝術研究所所長關曉榮以及大船計畫召集人郭健平(夏曼•夫阿原),跟大家談「海、飛魚、核廢料」。
關曉榮和達悟族的郭健平,相識相惜在蘭嶼反核運動中;關曉榮曾任時報、人間雜誌的攝影/文字記者,長期用鏡頭關注原住民議題,讓照片有歷久不衰的報導力量。他說,不論是報導文學或是報導攝影,都必須有清楚的問題意識,「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而報導文學和攝影的主要功能,就是「揭露」和「告知」,所以提及紀錄者與被紀錄者的角色問題,關曉榮認為,「當身為一名紀錄者時,筆和相機,比上戰場幫忙拿海報抗議,更能發揮作用。」
一直身處於社會運動中的郭健平則提到過去的經驗,1970年代蘭嶼剛開放觀光,許多台灣觀光客湧入,達悟族人的飲食習慣、文化,以及丁字褲的穿著,這些再習以為常不過的日常生活,都變成了台灣遊客急欲捕抓的畫面,一個個光鮮亮麗的遊客,一台台閃光燈打不停的相機,帶給蘭嶼的是什麼?他以原住民的角度提出質疑「漢人的觀點和鏡頭,是不是一種不尊重和侵犯?」
除此之外,郭健平也分享了蘭嶼反核廢料運動中有趣的經驗,以及在運動中,紀錄者和運動者的關係。郭健平把攝影機比擬成「槍」,在拍攝紀錄片的鏡頭強烈聚焦之下,讓他有種被槍指著的不舒服感;但換個個角度思考,如果沒有攝影機,社會運動將會少了力度、缺了影響。樂生文舍副舍長丘延亮也說:「不同人手裡的槍,發揮不同的作用和影響。」
用紀錄者和被紀錄者區分關曉榮和郭健平,是一種過於簡化的討論方式,因為郭健平也說了,關曉榮像是他的家人、朋友、老師,更多時候他們透過互相討論的方式彼此分享,而不只是紀錄與被紀錄。
當面對「媒體紀錄者是否在消費社運、剝削運動者?」這樣的質疑時,關曉榮認為,應該思考的是,誰在批評?如果不做紀錄,誰會得到的益處?紀錄者,又或稱作知識份子,其角色及職責就是生產者,雖然常受到工作倫理的煎熬,但是如果不紀錄,消失的可能是那些應該被了解的事實。
就如同丘延亮說的「You are the part of the solution or you are the part of the problem」,身為社會中的一份子,忽視社會問題,就已經成為問題的本身。
延伸閱讀:
樂生文學週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