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冬天不寂寞──澎湖長居觀察筆記 | 環境資訊中心
離島圓夢曲

離島冬天不寂寞──澎湖長居觀察筆記

2008年02月27日
作者:吳佳其(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8年1月,因為執行計畫的關係,我來到澎湖馬公。雖然計畫的場域是在望安鄉的東西嶼坪,但是當地居民為了生計或是求學,大多數都已遷居在馬公市,為了多瞭解嶼坪居民的想法,我開始在馬公長居。

馬公長居 為讓生態旅遊在地化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社區中維持傳統風貌的民宅 生態旅遊強調的精神之一,就是當地居民的參與。因此,在規劃嶼坪的生態旅遊發展計畫時,我們一直很在意居民、相關團體與業者們的想法。我們拜訪設籍東西嶼坪的居民,多了解嶼坪的資訊,及居民們對未來發展旅遊的參與意願;也與澎湖在地民間團體、旅遊業者、政府相關部門接觸,了解各方意見與建議,並一同協力思考經營嶼坪未來發展生態旅遊的方向及可行性。

每天除排滿拜訪行程之外,並實地感受澎湖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以作為進行整體規劃的參考。每每在與居民訪談的過程中,都可深刻感覺到許多居民仍對家鄉有著濃濃情感,看著我們帶來的嶼坪現況照片,訴說著小時候離島生活的艱辛,或是在海邊玩耍的美好時光;曾在嶼坪服務的人士也懷念著濃濃的人情味與小島上的儉樸生活,許多曾拜訪過嶼坪的遊客,更是對當地的渾然天成的美景念念不忘。對於當地發展生態旅遊,也許有人會遲疑、會猶豫,但是說到當地的海洋風光,每個人可都是充滿著驕傲,一個獨屬於離島居民特有的驕傲,也是吸引我們這群所謂的外地人,甘願渡海前來的驕傲。

西嶼鄉二崁村 家家戶戶都是生活博物館

凜冽的東北季風吹拂下,虔誠的居民抬轎繞境當然,除了我們正在進行中的嶼坪之外,澎湖在地也早已有經營成功的社區,可做為我們的參考,其中一個便是位在西嶼鄉的二崁村。久聞二崁有保留了相當完整的歷史建物,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整修與規劃上,二崁村聚落發展協會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由熱心的理事長奔走,加上社區居民參與,家家戶戶都是一個博物館。

村民們的日常生活,每日使用的平凡的用具,在這個社區裡面都是生活博物館的一部份。前陣子正好參加了澎湖文化局所舉辦的社區博物館講座,博物館學專家張譽騰老師說到,發展社區眾人之事,除了要投注長時間的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心呀!在二崁就真的可以看到這份心意,在社區中凝結成力量。

在元宵節過後,我也再次前去參加了二崁村的鎮符繞境活動,居民們敬神的誠意,多年來一直保存下來,在凜冽的東北季風中,以他們的誠心請出二興宮中的神明,在村中一戶戶訪視。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此次並未看到年輕人返鄉參與活動。

日本古川町 青年人齊力保存祭典典範

澎湖元宵節傳統乞龜活動反觀日本的最成功的社區營造案例之一-古川町,在努力了40年之後,不但將聚落的傳統風貌、祭典儀式保存下來,更是靠著許多青年人的力量,於重要傳統祭典中返鄉,而使得文化活動得以傳承並成為古川町吸引觀光客的一大特色。

我們現在執行中的東西嶼坪生態旅遊發展計畫,還僅是一個開始,為了要能永續經營,居民保護社區的意識和行動參與才是根本,在眾多社區營造成功的例子中,我們都可看到藉由居民凝聚的力量,才能真正維護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歷史資源,更使這些資源有轉化為產業,而我們現在僅是扮演著這中間溝通與協助的角色。未來,還是必須交由在地居民,才能長久。

集各界各力 澎湖冬天不寂寞

今年西嶼鄉外垵主辦的乞龜活動中,供民眾乞的各式烏龜前些日子澎湖除了有一連串的藝文活動如「就是愛澎湖的系列講座」、「培基系列課程」外,還有春節的重頭戲元宵節乞龜活動等等,從這些富含地方特色與風情的活動中,不難發現澎湖有別於夏季的文化魅力和體驗方式外,也看到很多人為澎湖努力,不斷的在為這個地方尋求另一個發展願景。

我看到了在地文史工作者張詠捷老師,她返鄉重修咾咕石屋,感受依循著季節的生活,用鏡頭記錄下澎湖的漁村生活和面貌。而屬於網路世代的年輕人,則利用部落格(沿著菊島去旅行)開始籌辦特色活動,期盼把家鄉的美分享給大家。

而原本不是澎湖在地人的田野調查研究生,也投注心力在研究著這裡的歷史文化,待著待著也已經快要變成澎湖人了。雖然現在老房子的修復總趕不上拆房子的速度,但是一點一點的用心開使發光,讓更多人看到了,重新發覺自己家鄉的美麗自然生態、漁業資源還有豐厚的文化資產。是該以更崇敬的心,認真地愛護這群島。

東嶼坪、西嶼坪,這兩座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小島,她們的未來將會是一個長時間的挑戰與磨練,但也是一個改變的契機。希望在澎湖的這段時間裡,可以逐漸串連起願意用心的人,為著這一個「永續島」的夢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