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花東 可不必納蘇花高投名狀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發展花東 可不必納蘇花高投名狀

2008年04月05日
作者:莫聞

投名狀電影海報(圖片來源:發行拳公司)電影投名狀中,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如果有所謂的「蘇花高投名狀」,意即主政者為了選票與政權,和派系利益結成一氣,那麼,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本週則成了民進黨政府中頭一個拋棄投名狀的政府官員。

張景森4月2日的環評會議上,以官派環評委員的身分,公開主張應「凍審蘇花高案、由新政府決定」的個人立場,為蘇花高興建案投下震撼彈。這個主流媒體形容為「蘇花高逆轉」的事件,應該可讓充滿爭議的蘇花高,再多一些理性論辨、共識凝聚與替代方案研議的時間。

至少,這是一件因民進黨即將交出政權而發生的好事,那些在馬英九贏得總統大選後,擔心國民黨一黨獨大的人們,或可稍稍感到一絲寬慰吧。

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照片來源:苦勞網)張景森過去從未出席過蘇花高相關的環評審查會議,即便他私底下不贊成興建蘇花高,也從未公開發表過個人立場,這次在公開會議上放炮,諸多輿論解讀為陰謀論,指其意圖在下台前爭取政治正確的環保名聲,或以為其動機不純正,替未來的新政府製造難題……,種種揣測紛紛出籠。其實筆者以為,張景森之所以終於敢講出真心話,不過是因為他不必再顧及反蘇花高是否得罪地方派系,流失選票,危及民進黨政權,乃趁此時機和利益派系脫勾,向「蘇花高投名狀」說掰掰。

那麼,未來的新政府,能從此事件能獲得什麼機會?

馬英九曾公開表明,他不要競選團隊和立法委員進入執政團隊,欲由專業的官僚領政,表明了他不希望靠著傳統利益分贓的模式維繫政權。馬英九靠著標榜高道德自我要求的光環,替自己和國民黨贏得超越對手200多萬票的選民;證明標榜清廉的高道德訴求,也可以取得選民認同;那麼蘇花高興建議題,正是發揮其強項的最佳戰場。

蘇花高興建案,存在著太多文化保存、生態保育、經濟效益與花東發展模式的爭議。東部的發展,除了蘇花高,有經建會的東部永續發展綱,有環保團體提出的鐵路運輸,還有青年世代提出海運方案,可以不必複製西部的模式,更可以有擺脫上千億預算由舊式利益瓜分的機會。

馬英九在選前說過蘇花高應審慎研究,已保留他花東發展上可操作的空間,如今,張景森已打出了第一張牌,應該是馬英九拿出魄力,擺脫投名狀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