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旅行的意義

2008年06月16日
文字:郭志榮(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志昌(公共電視記者)

爾嬈‧德菲兒旅行太匆促,常常讓人看不見美景,錯過許多動人景色。像這座美麗的濱海傘椅,依偎在礁岩海岸,背景是寬闊的藍天,以及碎沫的白浪,在海風輕輕吹撫下,讓所有的旅人無盡沈迷。它在哪裡?讓我們從一個故事說起。

一早,阿美族的吳德常先生,像平常一樣,來到台東月洞下方的海岸地,開始一天的生活。這塊土地成為他的生活空間,也有深厚的文化記憶。他的女兒爾嬈‧德菲兒,看見家族海岸地的風景美麗,在這裡建造一個工作室與咖啡屋,想要延續父親的記憶。小小工作室響著雕木的聲音,吳德常雕出傳統的阿美族生活用品。

這個小小空間,成為一個入口,連結阿美族的歷史與文明,那是爾嬈歸鄉後的心願。爾嬈是一位舞者,也是一位畫家,她的靈感來自故鄉的激盪,在這裡,她經營小店,維繫自己的創作動力。以當季飛魚製作風味餐,成為吸引顧客的美食,爾嬈嘗試走出不同的觀光模式。

靜浦小學的學生爾嬈的努力,看似微小,卻很重要。因為在這個不到60人的靜浦小學,反映東部原住民部落的問題。經濟的低落,讓部落的家長陸續搬走,學校學生陸續減少,成為東部社區發展的隱憂。人口流失的問題,讓秦愛林覺得文化紮根必須進行,她運用公公吳德常的海岸地,作為海洋教育的基地。

海岸、居民,生計,在東部濱海構成最動人故事,但是這樣背景,很少人注意,也不關心,一個又一個存在的部落,只是路過的風景。沿著東部海岸旅行,太多新興的濱海建築,方便遊客休息、遊憩,但是卻是失去文化的溫度,讓美麗風景裡空無生命。馬路越建越寬,車輛快速進行,景點不斷開發,部落持續凋零,東部旅遊的居民悲情。

你開快車嗎?你錯過了什麼?當你深受這個畫面的吸引。請記得!開慢點!這個美麗地點,它在月洞下方,一塊藏著原住民努力奮鬥的海岸,在那裡期待開展一個深度旅遊的新風光。旅行,不該只是眼裡的驚豔,更還有心裡的感動,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濱海傘椅     海洋教育      爾嬈‧德菲兒的工作室與咖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