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蛙來敲門》供水命脈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當青蛙來敲門》供水命脈

2006年02月20日
執筆:張翰元;策劃:永和社區大學/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構築溼地時的推移帶形塑與池底晶化處理。

晶化作業(註)完成後,「溼」地理所當然要有水。可是這裡附近勉強可以找到的水源,除了有一口老井的遺跡,另一個就是黑水溝新店溪了。我們兩個水源都不想放過,決定先設法恢復古井試試看。井水的水質經過層層的地質過濾,比河水要來得清淨許多,適合作為園藝灌溉水;而河水的有機物含量豐富,正好可作為溼地區域的補充水源。

要讓老舊的井水管路暢通,又要設法汲取河水,然後再將水送到田園區的各個角落,以及百公尺外的溼地區去,這相當於幫農場安裝了一套心臟血管系統,算起來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 * * * * * * * *


完成晶化蓄水的溼地已初具雛形。

我們以抽水機連接井口,另外也加裝了一個閥門和分路,將管線延伸到河邊,如此設計就可以控制抽水的來源,選擇要取井水抑或河水。井口與河道有一段不算短的距離,中間又要克服種種不良的地形,粗重的水管一路拉去,也花費了不少氣力。不過這和後來的試機比起來,都還只是小卡司而已。因為引水端的管段過長,抽水機一開始只抽得到空氣。為此大夥兒折騰了好半天,對著管口猛灌水頭(水母,由抽水機補充一些水使充滿於引水端,將管內的空氣排出以避免空轉),開始的時候毫無起色。但是為了不甘讓「肥水」白白流走,眾人再接再厲地一試再試,最後終於成功取得寶貴的新店溪水。

引水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便是送水的部份。由抽水機一路將水管配接到農場各處,可謂一寸山河一寸「管」。接水管的工作看似簡單,箇中學問卻也不小。規格的【PVC】膠管每根大約四米長,其中有一頭開口較為膨大,恰能容納另一同樣口徑的管尾。通常開口必須朝向水壓的來源方向,以減少阻力,避免相接處因水壓而脫落的風險。此外,上膠接合之時更須力技兼施,一次推到定位,否則後續無論如何補救,接著力都將大不如前。


工地現場的三位關鍵人物左起為潘潘、邦家、文賢。邦家當時是義工社的社長,不但精於水電、木工、器械、建築裝潢與修繕……等各項專業技術,更有一顆樂於助人的赤誠熱心。

通常2英吋以上的水管就需要兩個人互助合作,協力推接。而8英吋的厚管更必須由老經驗的師父以榔頭敲打接合,遇到那種場合若要我這種三腳貓去幫忙,連手都不知道該扶哪兒—還好農場裡沒用到太多8英吋粗管。不過這些技術性的操作都還好學,管徑的配置才是我覺得最高深的課題。到底哪一段的分枝要使用多粗的水管,壓力和水量才足夠?像這樣的問題都必須事前評估規劃完善,否則待施工到一半,想要更改可已經來不及了。

* * * * * * * * *

有些人會質疑我們引用河裡的「髒」水注入溼地之中,不會污染生態環境嗎?事實上,我們的觀念正好恰恰相反。高污染濃度的水(只要不是含有毒性化合物或重金屬的工業廢水)對於溼地來說不但不會造成傷害,反而能夠經由溼地生態系統特有的微生物群所進行的生化作用,將「污染物」分解成為「養分」,讓水生動植物吸收利用。這正是「構築溼地」在歐美各國被推行的主要原因—它除了生態景觀上的價值,還具有污水處理的功能!

* * * * * * * * *


我們正忙著為水池做排水通道。

我們很好奇這樣的系統能夠達到多大的成效?如果效果不錯,那就能一舉解決除污和生態的問題,如此豈不是一舉兩得、百姓之福?於是我們一直希望能有相關單位或專家學者願意同來合作進行較精確的試驗和監測,以獲得量化的數據佐證,畢竟國內實在缺乏這樣的研究。但是直到後來有一次,在立委的引介下,偶然有機會對環保署的長官做報告,並徵詢此一構想落實執行的可能性。沒想到兩位官員——年輕的留美博士,面面相覷、頗有難色地搖手回答:「不行……這樣會有法令上的問題!」「我們怎麼能讓污染物又回到陸地上積存呢?……」

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環境保護」機關的使命僅止於讓廢棄物和污染物遠離人類的居住環境,而非設法將之消除。河川只要有排水溝的功能就好,污染物流出外海之後就與本單位無關啦。

看來,構築溼地的觀念要推廣,障礙和困難顯然比我想像中要大得多。不過不管怎麼樣,至少現在我們就要有一片溼地了—開始蓄水吧!

以「層沈降」原理使土壤顆粒晶化而達防水的效果。(愛魚生態工作室提供)

(註)所謂的「池底晶化作業」,是指構築溼地之時,將水池底部的土壤均勻晶研的過程,使水域的底部能蓄涵水體而不漏失。

本文節錄自左岸文化出版之《當青蛙來敲門─新店溪左岸的溼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