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國父紀念館改建大樓 居民反彈 籲保留庶民記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永和國父紀念館改建大樓 居民反彈 籲保留庶民記憶

2014年07月08日
本報2014年7月8日新北訊,特約記者林倩如報導

都市更新能否同時保留城市歷史及庶民生活印記?去年3月,新北市永和地區行政機關遷建方案拍板定案,城鄉局採折中方式,將國父紀念館及圖書館遷至秀朗福利站(國防部軍備局同意讓出土地),原區公所、警分局等現址則改建為全新的區政服務中心與住商大樓(福利站亦將回遷此處)。預計今年5月完成都市計畫變更,9月進行招商。

此舉引發居民不滿,質疑都更未顧及地方文史脈絡及公共利益。5日上午,於國父紀念館正對面的一間空屋,舉辦說明會,呼籲新北市政府履行承諾,保留永和國父紀念館公共空間和圖書館。

說明會吸引百人到場參與。攝影:林倩如。

永和人的地方之愛

新北市立圖書館永和分館,館藏不大而溫馨靜謐(林倩如攝)竹林路曾經榮盛,不乏記憶,竹聯幫在此發跡;鴻源百貨到太平洋百貨永和店到風雅頌汽車旅館到去年最新建案「吉美一品花園」;5月,金石堂也悄悄搬遷了,竹林國小造型復古的學生巴士依舊匆匆可見...街景化變中的庶民記憶,點點滴滴累積著。

雖與國父並無血緣關係,但同姓的孫家人,對國父紀念館的創設擁有濃濃難捨的情感。1969年,區公所成立該館籌建委員會,由時任鎮長的孫火木先生擔任主任委員;隔年10月底,秀朗孫家先祖包括孫清祥、孫阿枝、孫波、孫屘、孫樹、孫水土、孫興禮、孫榮宗等兄弟八人共同響應,慷慨捐地685坪,時值270萬元(幾占總工程費580萬元一半),同年多人獲選好人好事代表。孫家人拋磚引玉,鼓舞了全鎮,民間團體或個人熱烈捐款涓滴而成,募集約263萬元的建館經費,國父紀念館於1972年正式啟用,也是地方集體/地標性記憶的開始。

當年孫家人秉持慎終追遠的精神,經政府單位同意在館內設置孫氏祖先神位,以供後代子孫祭拜之用。近年來,陸續進行拉皮整建工程,2006年完成外飾景觀美化,2009年再修繕室內舞台等硬體,2010年的建館40周年回顧與展望活動,國父孫女孫穗芳博士更號召全世界各地500多名孫氏後裔在此舉辦了宗親聯誼會。花了幾千萬的國父紀念館變新了,還曾因此榮獲縣公共工程優質獎,如今面臨拆除,令居民們錯愕不已。

當公共空間不再公共

居民發起連署,保留永和國父紀念館及圖書館(圖片提供:孫偉峻)孫家人26日在城鄉局舉辦變更永和都市計畫說明會時,拉起布條嚴正抗議,並發起連署保留國父紀念館及圖書館,短短一週內,即收得3,700多份名單,顯見其融入庶民生活史之深、之切。

永和秀朗孫氏宗祠管理委員會主委孫偉峻說:「這裡比仁愛路的還早蓋,但那是公家起的,規模不一樣。自己也住在附近,竹林路小小的根本不適合高樓大廈,人已經夠多了,缺少的是綠建築,總覺得不會發生。

為了陳情,去查看、研究公告全文,才發現其實很多人、太多人不知道這消息!的確,永和需要地方建設,絕非建商建設!不是想爭土地,希望政府真正重視孫家之於地方重要且珍貴的脈絡。」

另位孫家長輩則忿忿不平嗆聲,「以前長輩都是種田人,要捐地說了就算沒人敢反對,可還不是被騙了,把宗祠放在走廊最後面的角落,一點都不尊重我們!今天也一樣!不能被政府騙第二次!」

國父紀念館常成為藝文展演中心,活動琳瑯滿目(林倩如攝)

反對蓋住商大樓  盼留存祖先心意、護持公共利益

7月1日,都更處與孫家代表協商討論,暫時達成國父紀念館和圖書館原址低樓層重建並與行政大樓共構之初步共識,保留保存國父紀念館原有名稱、意象、功能及面積,未來規劃設計上將其意象更現鮮明;上層容納各行政機關辦公室,孫家祠堂和圖書館也會保留設計。

孫偉峻補充,孫家不反對都更,但仍強烈反對行政專區蓋住商大樓。他認為政府還欠大家一個公開說法,儘管市府同意保留圖、國兩館,雖然現在很快給了承諾,但一定要小心、不能鬆懈地監督下去,呼籲實際將共識內容化為具體規劃配置方案。

若原址重建沒有比現況更好,發揮更多元的服務,比方坪數不足,空間不夠獨立,甚且降格成國父紀念「廳」,無法說服家族,即寧願選擇現況保存。孫偉峻說:「我們爭取的是公共利益、爭一口氣,無法接受祖先貢獻被抹煞的背信忘義!」

過往都市更新案由市公所主導,升格後改新北市主導,相關單位對地方文史不熟悉引發此波反彈,然都更仍在偷渡進展,這路漫長危機尚未解除,需要公民一起持續參與關注施壓,確保新北市府落實承諾,不容又跳票翻案。

【7/5說明會現場錄影】公民攝影守護民主陣線提供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