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產階級的人數在增長,對肉類的需求穩步上揚, 影響了全球糧價的穩定。
在午飯用餐之前,張秀文(音譯)要求家人感恩。在他們北京的小家裡,桌上擺著簡單的飯食:醋溜蒜肉、生番茄、饅頭、土豆、花菜和雞蛋炒黃瓜。不過,對張秀文夫婦這樣的中國移民而言,成長在貧困的鄉下,這曾是夢裡才會有的盛宴。
10年前,張秀文從西南地區雲南省香格里拉附近的山區農村老家搬到北京骯髒的西郊。對他而言,犧牲了美景,但在生活方式和飲食方面獲得了更多的補償。曾經是鄉下農民,如今在城裡當網球教練,他不再種糧,而是買糧吃。在他貧窮的童年,常常饑腸轆轆,現在則可以天天吃肉。
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已成為全國性的發展趨勢,影響了全球糧食和乳製品的價格,而且由於糧食被轉而飼養牲畜,加大了世界窮人挨餓的風險。
西方供應商宣稱,這一轉變將波及全球市場很多年。「中國自給自足時代宣告結束」,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商泰森食品公司的中國業務主管詹姆斯.賴斯表示,「今年將是中國玉米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最後一年,也是蛋白質自給自足的最後一年。」
他預測,中國到2010年將進口價值45億美元的蛋白質。「無論什麼東西,每當中國從淨出口國變為淨進口國,就會對全球價格產生巨大的影響。就說石油,中國才剛成為淨進口國,每桶40美元的價格便開始暴漲。」
按照西方的標準,張秀文是一個適度的消費者。他在北京的公寓很小,受計畫生育政策的嚴格限制,夫婦倆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僅有的家電是一台冰箱、一台電視、一台電腦和一台洗衣機。
但是,和他的童年相比,能清楚地看到他朝城市中產階級的方向走了有多遠。將近60年前,毛澤東發動災難性的「大躍進」之後,張秀文的祖輩有千百萬人死於饑荒。30年前,他在雲南的父母依然艱難糊口。「在我童年時,有時得挨餓。在7月和8月期間,就在秋收前,我們通常不夠吃。我記得有一次有幾位客人來我們家,家裡找不到任何食物,我們不得不從鄰居家借一些麵粉,用來做薄煎餅。」
如今,家裡決不會食品短缺。張秀文月收入5000元(約720美元),在食物上僅花費其中的1/5,但足以確保他自己、妻子、孩子和至少一個禮拜過來吃一次飯的親戚有可口、均衡的飲食。
15年前,北京大多數家庭主要靠大白菜過冬。如今,張秀文可以去當地的商店或者最近的超市購買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近年來,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英國的樂購和日本的華堂在中國的擴張比在其他任何國家都快。隨著中產階級變得更加壯大和富有,他們預期中國消費將大幅增長,每年新開數百家店面。
最能體現這種變化的莫過於肉類了,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食肉越來越多。在1980年,中國人口還不到10億,人均肉食消費20公斤;去年,在人口增加了3億的基礎上,人均消費是54公斤。如今,整個國家現在一年要吃掉超過6千萬噸的肉食,大約相當於2.4億頭牛,或6億頭豬,或240億隻雞。拿走窮人的糧食已成為全球性趨勢,發展中國家的肉食消費每年增長5%以上。
張秀文估算,他家每週在食物上的開銷約為250元(36美元),一半用來買肉。「我愛吃牛肉。有人告訴我,牛肉是運動員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長力氣。但是我買的雞肉、豬肉和魚比以前多,以獲得均衡的飲食。」生產1公斤牛肉,需要8公斤的飼料,豬肉需要約6公斤,雞肉需要2公斤。全世界每年需要7億噸糧食來餵養牲畜。
張秀文一邊切豬肉一邊解釋說,在他小時候,即使是他正在準備的這頓午餐,也會被看作是一種奢侈。「在過去,我們無法想像能吃上這樣一頓飯」,他說,「孩子們盼著過年,部分是因為好玩兒,但也是因為有機會吃肉。而現在只要想吃肉, 可以天天吃,吃肉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張秀文表示,20歲之前他從未喝過牛奶。原因很簡單:他家沒有奶牛。全國都一樣,傳統上對乳製品的依賴很低。在很多低地地區,黃油是罕有的奢侈品。對張秀文而言,變化是他移居到城市之後發生的。「現在我賺錢養家,我們牛奶喝得不少,估計每天要喝掉1升。」
這將變得更加普遍。去年,中國總理溫家寶說,他夢想有一天中國的每一個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品脫牛奶。那將需要大幅增加飼養規模,或者對國際市場產生更大的需求。中國當前進口全球牛奶貿易總量的1/3。在主要的出口國德國,消費者抱怨中國的需求推升了他們早餐麥片粥的成本。
與很多城裡人相比,張秀文的飲食很普通。他很少在餐館吃飯,從不去速食店。但是,年輕的北京人跟紐約或倫敦的年輕人一樣,熱衷於吃炸薯條、漢堡包和炸雞。在過去20年裡,肯德基在中國從一家發展到2000家分店,麥當勞從無發展到800家。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有3億人脫貧,飲食的改善使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健康。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的報告,當今中國一個6歲的男孩比1978年經濟改革之初時的男孩重6公斤,高出6釐米。不過,有跡象顯示,越來越多的兒童和成年人完全成了胖子。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提供的資料,在經濟改革之後的前15年,中國超重人數翻了一倍多,達到2億人。
王女士回憶起她的父母談到饑餓,談到只吃高粱和甜土豆所引起的胃疼,談到爺爺奶奶在蕨菜中尋找收割後殘留的食物來餵孩子。她先生對過去遭遇也有著類似的故事,但現在他說,形勢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些人才30多歲就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遇到其他的健康問題」,他說,「很多(網球)學生想減肥,有些人很胖,跑步或者上樓梯都困難,那時他們才意識到超重了,需要鍛鍊。」
在過去的一年半裡,肉類需求的上升推高了肉價,餐館和店主感到了壓力。很多人到八里橋市場買肉,這是一個位於北京東部、離張秀文家東邊幾英里遠的一個大型批發中心。自2006年最後一天以來,攤主將豬肉(中國最常見的肉類)價錢從每公斤12.3元(約1.78美元)增加到20.3元(約2.95美元)。牛肉上漲了73%,羊肉漲了65%,雞肉漲了30%。
通貨膨脹得到越來越多的政治和經濟關注,而且還可能削弱中國的競爭力,推高全球製成品的價格。隨著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工廠不得不為外來務工人員提高工資,以吸引他們走出農村,而他們在農村的作物現在能帶來更多的收入。即使加薪,通常也不夠,很多製造商抱怨用工短缺。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顯然不是曾經認為的那樣不會枯竭。
政府今年的通貨膨脹目標是4.8%,看來不可能實現。2008年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了8.5%,主要是受到食品和石油漲價的推動。海外分析師警告稱,這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破壞性的撞擊效應。十多年來,中國的廉價商品使得居民消費價格保持在較低水準。但是,隨著工人需要在食品上增加開銷,他們需要更多的進賬,而且商品價格上漲,新一輪全球通貨膨脹的風險在上升。
北京堅持認為,中國不是全球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者。很多分析師對此表示贊同。中國以糧食高度自給為自豪,特別是以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全球1/5以上的人口。
張家的午餐遠非很多西方餐廳餐桌上的奢侈盛宴。美國人平均比中國人多吃129%的肉,歐洲人多83%。但是,從中國的情況來看,令人擔心的不是個人消費,而是13億人年收入增長速度超過10%所帶來的整體規模和速度。曾經是農民的張秀文明白這種憂慮,他表示,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浪費。
「中國有一句老話,豐衣足食。意思是我們不應吃得太奢侈,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帶個好頭。如果我們可以影響他人,節約糧食,這是一件好事。我的孩子還小,不過即使他掉一粒米飯,我也要他撿起來吃掉。我告訴他,這是一位老農辛辛苦苦種的糧食。」
問題:中國和糧食
中國的飲食在如何發生改變?
由於經濟獲得了20年的兩位數增長,數以億計的中國人解決了溫飽問題。兩代人以前,中國飽受饑餓之苦。一代人以前,肉要留到特殊場合吃。如今,肉食已成為家常菜。從全球來看,蛋白質的消費隨著財富而增長。在中國,自1980年以來,每年人均消費從20公斤增加到54公斤。
還有哪些其他因素?
城市化把農民變成了工廠工人,農田變成了工業園。每年有850萬人從生產糧食的村莊,來到需要糧食的城市。好處是效率和經濟活動的增加,壞處是消費和浪費的飆升。如此多的農田變成了工廠、道路和房屋,導致了全國的耕地去年降至470000平方英里(120萬平方公里),比養活中國人的最低需要高出不到10000平方英里。
中國的中產階級規模有多大?
估計有1.5億人年收入超過20,000元(近3,000美元),可支配收入很少。多數為城市中產階級,這一階層的人數預計在十年內接近翻番,將進一步拉高蛋白質的消費。外國的大型超市連鎖店預計將新開數百家店面,速食零售企業擴張速度更快。
營養狀況如何?
從個體層面來看,中國落後於發達國家。美國人均每年消費124公斤的肉類,主要是牛肉——糧食轉變為蛋白質效率最低的方式;生產每公斤牛肉需要4倍於雞肉的飼料。歐洲人吃得少一些,但每年依然消費89公斤的肉類。然而,按國家來算,由於人口眾多,經濟增長速度快,中國消費的肉類和乳製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
中國如何面對糧食問題嗎?
世界糧食計畫署、中國政府和多數專家稱沒有。因為中國很大程度上自給自足,其他因素更重要:油價上漲、生物燃料使用增加、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但是,中國進口推高了全球產品的價格,例如大豆和牛奶。在中國國內,自2007年開始,消費上升和豬瘟提高了豬肉和其他肉類的價格。這還沒有波及到國外。然而,長期來看,隨著進口增加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中國看來註定要在全球糧食貿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一項估計,今年將是中國蛋白質自給自足的最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