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光靠種樹、買碳權環團憂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減碳光靠種樹、買碳權環團憂

2008年07月04日
摘錄自2008年7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馬政府上任不到兩個月,二次環評大會就接連通過中龍鋼鐵和台電林口電廠擴建計畫,雖然開發單位都承諾未來會進行溫室氣體減量,但目前看來,兩案比較確定的是一定會大幅增加排碳量。環保團體擔憂,環評所提到的種樹、或買賣排碳權等減碳替代方案,似乎是馬政府在替高污染產業解套。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馬政府上台後,如果不現在、立即抑制全國排碳量成長,而是任其一直增加,到2016、2020年時,根本沒人知道、更沒人敢承諾究竟台灣能不能達成回減到2008年排放量的目標,「這就是空頭支票」。就算馬英九連任,屆時也已下台了。

企業污染留台灣 可能發生

環保署一直拿購買碳權、或是種樹作為減碳方案,而不做更有效的減碳管制,之後可能真的會演變成高污染產業可到國外購買碳權,甚或立委先前質疑台塑等企業傳出要到中國種樹抵減排碳量、而將污染留在台灣的「台灣排碳、中國種樹」狀況,在在也都可能發生。

昨天環評大會上,環保署長沈世宏坦承,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種樹一定不夠」,依台電承諾在台北縣種樹一百萬棵以上,假設是一千公頃林地,也只能抵減二萬多噸的二氧化碳。

李根政強調,目前全世界都在努力發展替代能源,台灣此時卻還允許鋼鐵業、燃煤火力發電廠擴建,讓台灣的排碳量和污染增加,「讓人十分擔心」。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則表示,政府和開發單位都只著眼「如何彌補」排碳量或其他污染問題,而沒有思考從源頭減量。例如台電應檢討其電力需求評估和電力的負載管理,讓輸、配電的效率提升,就能減少發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