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04日
摘錄自2008年7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對於台灣油電雙漲,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昨日在院士會議專案報告呼籲,除了要恢復傳統的節儉美德外,目前再生能源僅佔國內全部能源的0.7%,在確保核能安全及核廢料妥善處理前提下,有必要讓核四運轉,且要致力發展能源多元化,包括核能、太陽能、生質能及海洋溫差發電等。
李遠哲指出,台灣偏低的能源價格加上先前的凍漲政策,更增加了道路壅塞、二氧化碳排放及空氣污染等社會成本,回歸市場機制才是正確方向。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劉紹臣也表示,未來應該「隨油徵收」汽車燃料稅,才能達到使用者公平原則。
李遠哲表示,調查顯示台灣平均溫度在最近這一世紀增加1.2度,增幅是世界的1.6倍,每人消耗的能量是世界的2.5倍,但台灣能源使用效率比歐盟及日本卻分別低了47%及65%,在2012年前,台灣產業恐怕會面臨歐盟貿易制裁的風險,使得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而台灣從1990年到2006年來,二氧化碳的排放成長率達133%,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國家,在環保上的努力讓人失望。
他說,能源政策牽涉領域廣泛,因此「在社會上哪個具優先性很重要」。例如全球都希望把汽車轉為電動汽車,減低對石化燃料的依賴,政府是否能考慮用政策補助機車變成電動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