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志工發展腳步不一 各具巧思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國際志工發展腳步不一 各具巧思

2008年07月21日
本報2008年7月21日台北訊,實習記者王郁萱報導

兩岸永續發展工作坊「國際志工的發展概況」座談會國際志工的發展趨勢顯示在地球村時代下,全球議題不分國界,國際志工服務不僅風行於國外,此風潮也早已吹進台灣。近幾年來更有大行其道之勢,發展至今,國際志工服務已成為世界各地許多青年學子與國際接軌的途徑之一。昨(20日)兩岸永續發展工作坊特別針對「國際志工的發展概況」分享實務經驗及遠景。

志工服務不只是奉獻 而是投資

首先,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辦公室主任陳建銘表示,志工服務不需等到退休或是有錢時才能開始做,從青年開始培養更能深化公民社會的建構。另外陳建銘也認為,志工所產生的潛在效益與直接捐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直接捐錢一元就只是一元,而志工服務可以產生的效益更靈活。」組織本身運用人力資源的能力,也會影響志工可貢獻的程度,而志工本身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更可以從被服務者身上學習,達到自我成長的效果。

另外陳建銘近年來也致力於將公益經營朝企業化腳步邁進,希望藉此提高組織的力量。「志工人力銀行」網路介面的建立則是希望達到服務過程透明化、更有效的整合志工人才以及方便所有非政府組織尋找到合適的志工。

避免干預當地 而是「以校領鄉」

從服務身障者起家的伊甸基金會,至今已邁入第26年的歷史,服務範圍也因應社會需求及自身能力建設的加強而擴展至全方位的路線。談到近幾年台灣國際志工的發展趨勢,伊甸基金會志工中心主任朱永祥表示,台灣社會為數不少的志工,熱衷於志願工作,喜歡往最艱困的地方走。

朱永祥強調,伊甸基金會服務的孩子不缺老師,缺的是一群愛他們的人,因此活動是以夏令營的形態進行,盡量避免干涉到正統教育。另外為避免短期志工汰換率高可能造成的問題,在課程設計方面,以單元式課程取代銜接式課程,每次活動都有詳實的教案和紀錄,以便下一批接續的志工盡快進入狀況。

另外,「不送禮物、不給承諾」是伊甸志工共同要遵守的原則,所有募集到的物資,會在志工離開後由當地組織發放,這也是為了避免當地有「被資助者」的感受;而不給承諾是禁止志工以個人身分給予承諾,就組織整體而言,對各服務地點都有長期經營的承諾。

伊甸所秉持的理念是「不企圖改變當地生活模式」,而是透過帶入新知的方式,希望由社區產生自覺再由內部本身產生改變的力量,也就是「以校領鄉」的概念。

青年自我成長為核心的志工服務

青年成長協會籌備處執行長孫嘉豪從大學時代開始接觸非營利組織,後來有機會到巴拿馬兒童城當志工,深深感覺一己之力之渺小,而決定回台灣創造一個能讓更多的志工以接力的方式在巴拿馬當地永續經營下去的協會。

孫嘉豪說「我從不把自己定位為社會發展及援助組織,對我而言協會只是配角,真正的核心是青年自我成長,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青年認為這麼做是有價值的。」志工的招募與培訓是較耗時的,志工徵選上後,還必須參加多次讀書會,在此過程中才有辦法更細緻的了解一個志工,如此經過半年的培訓才真正取得志工資格。也因為在巴拿馬兒童城的志工多半為長期志工,所肩負的任務與難度與短期志工不同,所需做的準備自然有異。

以經濟結合社區 共同守護紅樹林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創辦人劉毅在聽取台灣國際志工交流經驗後表示,「在中國,我們的志工也很多,但是一方面觀念還未跟上、經濟還不夠發達,因此都以本土志工為主。」

已經有八年紅樹林保育經驗的劉毅說「事實上民間有很多熱情志願者願意付出,但沒有經費,也沒有橋梁搭上擁有資源的機構,更沒有專業科學家給予指導,因此我創設組織的宗旨是保育紅樹林,而目的是為志工提供各項資源,包括能力建設與技術支持等等,另外也在學校開展可持續性教育(永續教育)課程,並將專業知識轉為通俗教材教導給志願者」。

環境保護對當地一般民眾是較遙遠的概念,為了將當地居民也帶入保育行列,劉毅表示,「民眾重視的是生存問題,唯有將民眾利益與紅樹林保育掛勾才有辦法建立紅樹林保育的社區發展模式。」因此他利用民眾在紅樹林養鴨的經濟活動來教導民眾,「紅樹林可降低當地民眾養鴨成本,而一定面積的紅樹林只能養一定的鴨才能維持品質」,以經濟槓桿果然成功推動了社區模式的紅樹林保護巡邏隊。

兩岸的國際志工發展進程不一,但與談人與聽眾討論熱烈,正是交流的目的。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張瓊齡表示,若社會上有更多的人願意投入公益的領域,這樣的環境一旦在社會上形成,大眾自然而然在這樣的環境中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