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或通勤?單車定位不明無車日秀味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休閒或通勤?單車定位不明無車日秀味濃

2008年09月23日
摘錄自2008年9月21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打著「節能減碳」旗幟,台灣近來的鐵馬勢力成長迅速,但這樣就真的能節能減碳嗎?9月22日是「國際無車日」,各地政府「依慣例」要讓首長帶隊騎單車(自行車)、宣示要多興建自行車道云云,但當自行車被視為休閒而非通勤的工具,「無車日」注定只能成為廉價秀的舞台。

「在城市裡,我不開車!」(In town, withoutmy car)這個口號緣起於1998年9月22日,全法國共有35個城市居民響應法國環境部發起的這項運動,並逐漸擴大影響至全歐洲,乃至於全世界。台灣在2002年引進「無車日」活動,至今已7個年頭,循例全台各縣市政府每年都要在自行車道或封街騎自行車,表達對無車日「理念」的支持。

台灣綠黨綠色交通支黨部前召集人徐文彥表示,「無車日」的精神在提醒大眾汽機車等機動車輛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從而降低使用汽機車率。不過,他認為,台灣的政府官員從不關心,甚至連「理念支持」都談不上。徐文彥說,綠黨曾舉辦一場關於自行車通勤上班的研討會,向交通部申請補助,交通部回函建議「請改向體委會申請」,「真的令我大開眼界、啼笑皆非」。

交通部去年9月做了政策宣示,第一次將自行車定位成「交通工具」,並將自行車騎士定位成「速人」,還訂出自行車的速限、車道寬度、工法等「交通規則」,看在環保人士眼中真有「畫虎類犬」之憾。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周聖心說,自行車道的規畫重心在於「串連」現有道路系統,而非再浪費資源另闢道路;自行車應視為可通勤的交通工具,在現有的道路系統上劃設專區或於上、下班尖峰時間調撥自行車專用道,廣設自行車停車格,鼓勵民眾將自行車當成城市內短程運輸的主要交通工具,才能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不過,觀察各縣市政府宣稱的自行車道真相為何?號稱已完成160多公里長度的台北市自行車道系統,有110多公里是利用堤外便道規劃,使用族群多為休閒運動人口,另有50公里位於市區「人行道上」,在台北市內騎自行車通勤的李先生說,人行道上障礙多、路面舖設材質及行人安全等因素,實際使用的人不多,「形同虛設」。

其他如台北縣政府宣稱要以環保治縣,減少空氣污染,致力建置自行車道180多公里,但其實也多位於河濱、堤外。另外,號稱已規劃蘆洲等九縣轄市內一百公里自行車道路網供捷運、學校間短程接駁,不過,單車族的美夢還沒有成真,台北縣府為了捍衛汽車族的權利,不惜與環保團體打對台,展現一定要興建淡水河北岸快速道路及板橋特二號道湳仔溪段的決心,環保團體批評台北縣政府「施政錯亂」。

徐文彥認為,落實「無車日」精神,政府可以做的事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空間分配」,這是都市計畫的一環,但各級政府道路愈蓋愈多,小汽車上山、下海,無所不至,快速道路、停車場興建依舊是政府施政重點項目,也難怪汽機車會逐年不斷成長,依然是國人通勤主力,更使靠騎自行車節能減碳成為笑話一則。

「無車日」引進台灣已經7年,台北縣、市政府的自行車道政策非單一個案,以目前來看,自行車終究還是無法跳脫「休閒運動用品」角色,在環保團體眼中,無車日還停留於一個適合政府首長在河濱自行車道騎單車搏版面、舉辦「自行車嘉年華會」的好題材。也因此,建議官員、民眾湊熱鬧之餘,不妨慎重考慮「天天無車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