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夢想 顏文治一手打造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再生能源夢想 顏文治一手打造

專訪工研院風力與太陽熱能研究室主任顏文治

2008年09月28日
作者:顧美芬

全球能源短缺,加速了各國對再生能源的研究發展。台灣也不例外,在眾多再生能源的研究中,有關太陽能電熱水器、集熱器,或是太陽能光電等,「台灣的製造技術已達到國際水平。」投入再生能源研究近廿年的工研院風力與太陽熱能研究室主任顏文治信心滿滿地說。

為響應節能減碳,國內對於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量,政府訂下了階段性的目標,預計未來4年達到14萬用戶的使用量。顏文治表示,目前1年的用戶約有27000戶的使用量,依照規劃,每1年須達到35000戶的努力成長空間。

由於過去電價便宜,太陽能電熱水器使用量少,雖然有政府的補助,相對成本也比較高,誘因不大。不過,顏文治表示,近年國際出現能源危機後,油電價上漲,儘管再生能源,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能源,但改用一度再生能源,就減少一度的傳統能源所產生的碳排放,這是未來必然要面對的課題。

為了鼓勵民眾對太陽能電熱水器的使用意願,顏文治說,未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若與瓦斯費用一併計算,約6、7年的時間,就可以回收投資成本。而且政府可望補助半數的安裝費用,太陽能的蓄電還可以賣給政府,用戶的投資成本也會大幅降低。

從唸研究所開始,顏文治投入太陽能研究將近20年的時間。大學唸的是機械工程,民國76年考上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時,顏文治選擇了太陽能空調的研究,這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不算熱門的研究領域,顏文治回憶,當時考量,只有一個很單純的想法,就是希望研究的是一些具體、可以看得到的東西。

顏文治說,雖然太陽能空調經濟效益低,但在7、80年代美國太陽能熱能空調正蓬勃發展,而他的指導教授也正是在美國學太陽能空調研究的專家,這樣的背景,為顏文治帶來很大的視野和啟發,也深深吸引了他對太陽能研究領域的興趣,一栽下去,就是廿年。

不僅如此,顏文治說,到工研院任職時,指導教授還安排顏文治到他的母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進修做研究。讓顏文治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美國學界做研究的習慣,
對於很多小零組件,都是視研究需要,自己量身製造做出來的。這點在台灣比較少見。顏文治說,在台灣,學術界做研究時,需要什麼材料或零組件,都是這裡買那裡買。美國的做法很值得借鏡。

延續太陽能的研究,風力發電研究是顏文治另一項專業領域。為了找尋適當的風場,顏文治常常需要四處趴趴走,進行風速模擬測量,尋求風力發電潛在的可能地。目前台灣只在麥寮、新竹、澎湖、彰濱海岸都設有裝置;受限於季節性,顏文治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開發「海上型」風力發電廠,初期鎖定西海岸和澎湖離島,希望藉此提供穩定性更高的風速,增加效能。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顏文治常常有開不完的會,討論不完的事情,還得四處跑來跑去進行研究施測,總是到了同事下班後,正是他開始另一個階段的夜間工作;顏文治說,人潮散去,辦公室偌大的空間完全屬於自己,這才真的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更多的事情。長時間的工作,體力上也許有些疲憊,但只要回到位置一坐下來,就非常enjoy工作的感覺。也許這正是他能投入研究工作廿載的最大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