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榭大道? 相塞車道?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香榭大道? 相塞車道?

2006年02月27日
作者:賴宗裕(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出了「還路於民,營造台北香榭大道」的構想,規畫忠孝東路、羅斯福路等縮減車道、增加人行步道寬度,成為綠蔭、廣場與咖啡座的大道,提供市民散步、休閒與交流的場所。這種以人本為出發的交通設計,提倡市民搭乘大眾運輸的運具選擇,正是永續交通的基本意涵。然而此計畫引發的相關問題,也須進一步探討。

雖然交通局及捷運局提出不同意見,社會大眾也看法分歧,但姑且不論都發局是否有周延的配套措施,或是否可考慮先試作一條,如仁愛路的環境條件便可一試,有魄力提出一個可以思考未來城市空間發展願景的公共政策議題,仍值得肯定。畢竟長久以來,我們比較欠缺從人文的角度來觀照城市發展。

究竟是還路於民還是還路於車,其實都是為了解決行的問題而引發對話的議題,而規畫優質舒適的人行步道,減少車道,就可以引導市民減少開車,轉乘大眾運輸工具。非但可以創造一個優質的都市環境,也可以減少交通的壅塞,不僅塑造台北市的街道空間意象,亦可達到交通局與捷運局的政策目標。

筆者從一個簡單數據來分析,截至2004年底,汽機車總數為19,183,136輛,近10年的成長率亦高達45.31%,事實上大量的興建道路,卻趕不上汽車的成長量,從1993年汽車密度為110.2輛/公路面積(k㎡)到2003年的169.5輛/公路面積(k㎡),擁擠程度成長了53.81%。換句話說,車道的成長大幅落後汽車的成長,讓人總是感覺到都市很擁擠,原因在於過去為了滿足用車者的需求,不斷地擴大車道、增加道路面積,也間接引發更大一波的用車者需求,再多的車道也沒有辦法滿足要快速馳騁的用車者,使得交通更加混亂與不安全。

但長期以來似乎行人的權益卻不見重視,走在斑馬線上也多是人讓車先行,政策上也不曾用心處理私人運具日增所產生的問題,反而一直犧牲行人的用路權,或許該是審視人車關係的時候了!如果任何公共政策的思維都停留在是否會塞車的問題上,那麼城市人的步行權益永遠難以保障,我們也難以得到一條可自在悠閒散步的街道,行人也只好繼續低著頭、戒慎恐懼地走在狹窄不平、充斥路霸及機車亂停的街道上。

台北市非但定位為國際化企業都市,也是文化觀光與生態環境的健康城市。如何塑造好的城市空間環境,關係到是否讓國際人士留下足以吸引人們到訪觀光、居住與投資的好印象。如果只擔心車道多寡的問題,而忽略都市空間環境優劣對於人才、資本聚集的作用,則無法創造一個具有吸引力與魅力的城市,終將走向凋謝的困境。

再者,以汽機車為主要運具的台北都會區,正面臨「京都議定書」的挑戰(我國於2005年2月16日生效)。台北市汽機車持續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屢創新高,然而京都議定書規定減量幅度的協定就在眼前。若一昧以汽車發展為優先考量,又在缺乏魅力的都市規畫下,台北市將喪失其國際競爭力,也喪失百萬用路人的心。

當台北市政府公共政策引發人車爭道的對話時,我們是否該對自己居住的城市反省一下,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城市空間?我們何時可以有機會自由自在的悠閒漫步在自己城市的街道上?這不僅是人民的選擇問題,更端視政府的政策作為。不僅僅是台北市,也期望各地方政府都能用魄力創造魅力,營造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