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務農行路難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返鄉務農行路難

2008年12月01日
作者:夏瑞紅(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

李淑珍〈返鄉務農的一條活路〉一文,提議政府給予技術指導、資金補貼、特別收購,鼓勵失業者歸農,以「幫助青壯人口在農村扎根」,如此「不只是救失業,更能救農村、救健康、救大地,讓社會長治久安。」

注入新血以復甦農村生機,想來「一舉數得」很理想,但讓我們看看2位歸農知識分子怎麼說:

羅傑,大學中文系畢,原從事醫療,2年前為照顧父親,返鄉繼承農事。「除非具備3條件: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積蓄、人脈,不怕失敗和人家鄙視懷疑的眼光,否則我不建議這樣做。」羅傑認為慣行農業已漸淪入末途,而有機新農業還在艱苦開拓出路,弱勢失業者若輕率投農,等於「拿自己最後一點資產丟進大海」。因宗教及環保信念,他對選擇歸農無怨無悔,但他說自己是用「打落牙齒和血吞」的精神摸索了1年,才慢慢看清務農方向;即使如此,未來幾年他也還得繼續練習與債務壓力共處。

林義隆,原任職科技公司,2年前41歲轉行務農。他說自己雖樂在農事,但並不鼓勵人家這麼做:「若不減少進口外國農產品,從市場面來看,目前台灣蔬果量是過剩。種稻或許風險小一點(收成可儲存),但以有機米來說,種到三甲地又全無天災損失,一年也才賺7、80萬,問題是,有機栽培至少要熬2、3年改善土質,收入極少或根本沒收入;再說,哪裡找三甲地?如今農地破碎,多轉去蓋房子或休耕領政府補助,能租到一、兩分就不錯了。而且除非是回老家,否則一般農民很難租地給異鄉人,也擔心人家亂種把地種壞。」

此外,務農近40年的合歡山農場副場長廖添仁認為,農業不只要有知識技術,也要懂得配合天時地利,需一段實習歷程才能培養出能力,沒相當準備的人想務農賺錢,成功率極低;若又想做有機,那麼往往2、3天就被雜草打敗了。他提到斗南農會用組織整合農地,提供技術農具資材行銷以招募農人,「生手」透過這種方式漸進歸農,倒比較可行,否則建議暫且把務農當「休閒興趣」就好。

日本為鼓勵年輕人回歸農村,曾推出「UIJ回歸計畫」,U-turn是農村子弟返鄉,I-turn是都市人移民農村,J-turn是農村子弟到都市發展,而後遷居其他農村。政府為這計畫特別立法,也有補助、貸款、農地提供、住宅安頓等配套措施,還在媒體、電車上打廣告。筆者旅行日本時就曾遇到I-turn山村定居務農的年輕人,他與妻兒住在村子提供的組合屋,加入香菇種植班,邊做邊學又有工資保障。這種接引青壯人力歸農的方式還滿實際。

過去失業者「大不了回老家種田」,至少也有飯吃,農村儼然是社會安全瓣、人生避風港,但今人與土地脫節已久,今日農村又「人事已非」,返鄉得面對的不只自我挑戰,農糧政策和時下消費價值觀都是無形大石頭,我懷疑光靠政府「輔導、資助」就能「做活」這條返鄉路。農委會這些年的漂鳥營等營隊,其實就是針對青壯人口歸農的輔導、資助計畫,但返鄉務農仍是行路難!

※ 本文轉載自2008年11月30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