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荷爾蒙國際學術研討會」今(5)日起於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舉辦為期兩天的會議,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30多名專家齊聚ㄧ堂,共同探討國內未來對環境荷爾蒙防治的因應方向及對策,並能充份參考國際間先進國家之潮流。
主辦單位表示,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物(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因為具有類似於生物體內荷爾蒙的作用、或可能抑制荷爾蒙的正常作用,進而改變生物體內免疫、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此外,多項環境荷爾蒙也屬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在環境之中的存在時間甚長,不易清除。
根據環保署資料,目前公告列管252種毒性化學物質中,有21種化學物質具有「疑似環境荷爾蒙性質」。
人類環境公害的歷史上兩起由多氯聯苯引起的大型公害事件,包括1968年的日本油症事件,以及1979年台中惠明學校爆發的「台灣油症事件」,均對環境公害防治影響甚深。因此,日本油症研究團隊多位學者也受邀與會,提出環境荷爾蒙防治對策。 研討會中,受邀國內外專家學者將發表共17篇專題演講,現場也以海報方式發表近35篇論文。
這場研討會由台大醫學院環境暨職業醫學科、台大醫院環境暨職業醫學部、嘉南科技大學、及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共同主辦,與會者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公共衛生學院教授Brenda Eskenazi (伯克萊大學孩童環境健康中心主任)、紐澤西醫學大學教授George H. Lambert (孩童環境神經毒理中心主任)、日本戴奧辛研究專家九州大學教授古江增隆(Masutaka Furue)與內博史(Hiroshi Uchi)、日本福岡省環保局吉村健清(Takesumi Yoshimura)及國內知名學者專家。研討位將於蘇格拉底廳及洛克廳舉行。
台灣學者包括台大教授郭育良、陳保中、成大教授李俊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劉紹興、王淑麗,中山醫學大學教授毛義方、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教授許昺奇、嘉南藥理大學教授陳健民、陽明大學教授陳美蓮等。
與會專家將在12月6日下午舉行圓桌會議,討論以下兩個議題:
- 對於「環境荷爾蒙」之監測、檢查、評估、與環境保護及對一般人健康保護之策略。
- 對於不幸暴露於大量之「環境荷爾蒙」的受害者,自公害補償、健康促進、追蹤檢查等方向來協助受害者之方針。
主辦單位期待,透過此次研討會的研究成果與交流經驗,可加速國內環境荷爾蒙相關的研究及發展,以順應國際的潮流,並能將相關的資訊提供給一般大眾,讓國人的環境品質及健康獲得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