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恥乎?寶藏乎?殖民文化遺產的多元文化思維(上) | 環境資訊中心
世界遺產巡禮

國恥乎?寶藏乎?殖民文化遺產的多元文化思維(上)

2008年12月12日
作者:傅朝卿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瓜地馬拉與天主教並存的傳統儀典。圖片提供: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在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中,有些國家曾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受到其他國家的殖民,而其國家內的文化遺產,往往也因為曾受到別的民族或國家的殖民,產生文化混合的現象。

所謂的殖民,一般的定義都是指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越過自身原有的邊界,而在原來非屬於自己國家的領土上,建立一個行政機構,藉以管轄當地百姓,並對外延伸其主權的行為。

一個被殖民地區的原有住民,基本上是被動的受到當地殖民政府所直接統治,只有少數可以自由搬遷至其他地區。如果依這樣的定義,殖民這件事並不是近代才發生,早在西元前希臘人就曾殖民今日的義大利及土耳其,並且建立不少設施,這些被殖民城市的建設,今日多已成為文化遺產。

當然,15世紀以來興起的海權國家,對於今日世界的政治文化板塊,影響至深。面對殖民這種現象於文化遺產上的一些課題,人們應該如何來看待呢?殖民文化遺產及非殖民文化遺產間,又有那些不一樣的特質?本文將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探討殖民文化遺產的幾項值得關注與深思之處。

異質文化共存的營建環境

所有殖民城市有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在營建環境(built environment)中,會同時存在著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不同的建築物,這種異質文化共存的營建環境,往往是這些城鎮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其實,在曾受到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台灣,人們應該很容易體會到這個現象。作為一個殖民者,日本政權在統治台灣之後,當然不會放棄引入各種日本文化,以期在殖民地上形塑母國文化;在文化上是如此,在建築上自然也不例外。因為政治意涵、文化意涵、懷鄉情結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各種不同日本風格的建築也於日治時期開始傳入台灣。在當時,神社、武德殿、傳統佛寺、日本劇場、日本宿舍、日本旅館、料理店及日本花園中,都很容易可以看得到呈現日本色彩的東洋風情,而其他建築中也有局部使用日本風格的情況。

美國聖塔非西班牙殖民時期興建的教堂。圖片提供: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同樣的,曾受到西班牙人殖民過的許多地區,包括美國南部(如新墨西哥州的聖塔非)及中美洲許多城市(如瓜地馬拉安地瓜),西班牙風格的行政建築與宗教建築,已經是這些地區共同的特色。這些帶有異質文化的建築,有的在式樣上純度非常的高,有的則會與當地的形式共存。在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澳門,著名的大三巴及一些教堂,甚至是墓地,也都是在這種脈絡下產生的。

多元文化共存的無形文化遺產

除了有形的營建環境之外,殖民文化遺產最錯綜複雜的莫過於殖民母國與殖民地文化混合後所產生的多元無形文化遺產。包括不同族群的通婚、語言、食物、民俗、宗教、信仰、服飾以及許多傳統工藝,都可能因為殖民的關係,不知不覺中產生混合進而吸收混生。也往往因為這種現象,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都變得更加的豐富。

在中美洲馬雅人的部落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儀典與天主教的圖騰並存,也可以看到傳統的薩蠻信仰,與天主教信仰在聚落中共存。在日本,長崎地區曾為荷蘭人所駐居,他們也依此發展日本的西洋文化,遠近馳名的長崎蜂蜜蛋糕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開發出來。

事實上,文化融合的情況在台灣也很容易觀察得到。台南地區的傳統建築工藝中,常常可以見到一種特殊的壁鎖技術,一般也稱為鐵剪刀,就是由荷蘭人傳入的歐洲建築工藝。在台灣南部的語言中,更存在著一些衍生自荷蘭語的外來語,更不用說日本人殖民台灣50年,對台灣文化帶來的影響。(下期待續)

※ 本文摘錄自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出版之世界遺產雜誌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