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耕自食 奇蹟的一年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自耕自食 奇蹟的一年

2008年12月28日
作者:黃宗潔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前陣子最受到矚目的新聞,應該就是大陸毒奶粉流入市面的消息吧!更證明了「到底要吃什麼?」(或者應該說「到底有什麼能吃?」)是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沒人不想安心的吃,問題是,怎麼樣才能知道你放入口中的食物,到底是從那裡來的?《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Animal, Vegetable, Miracle: A Year of Food Life)這本書,或許能給每個致力於改變生活方式的人,一點為時未晚的希望。

如同樣以吃在地與當令食物為主題,但作者芭芭拉.金索夫並非舉著「全球暖化」的大旗,試圖以道德訴求「感化人心」;相反地,她只是做她自己相信的選擇,然後將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優美的文字有時宛如詩句,例如:「一個人的風景明信片,是另一人的家常」,「別的地方大家還在辯論對全球暖化的問題究竟該多認真對待,我們卻眼睜睜盯著暖化的大臉」,「讓我們讚頌收成,它是永恆的呼吸上一個短暫的歇止與嘆息。」有時則令人會心一笑:當她以「那只不過是一隻雞」試圖安慰為一隻死去的雞傷心欲絕的女兒時,卻換回一句:「你不懂,媽媽,我愛我的雞就跟我愛你一樣多。」他們的家常日子,是一場真正的「新生活實驗」,自己種瓜、養雞、收成,他們清楚地知道餐桌上的每樣東西,活著的時候是打哪兒來的。雞是同伴,也是食物,一點也不矯情,因為他們能確保這些生命在活著的日子裡,過著真正「自然」的一生。金索夫在書中引了一位堪薩斯婦女的日記,她在荒蕪、多風的院子養著最後一隻雞,她不斷延後雞的收成日,她寫道:「我們非常需要食物,可是我會想念牠的陪伴。」那是令人動容的場景,在成為食物之前,我相信那隻雞過了值得的一生。

其實,金索夫強調的,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最短食物里程」的觀念之外,還包括只吃「當令」的食物。拜全球化與高科技之「賜」,我們已經太習慣要在「任何時刻都擁有所有的東西」,但是如果你不會堅持在冬天穿著比基尼泳裝出門(當然,或許有少數人例外),為何不會覺得吃到冬日的西瓜是件奇怪的事呢?金索夫和她的家人,身體力行地提供了我們另一種思考食物的方式,我們大部分的人或許不能像她一樣,自己擁有一塊農地或牧場,但是她所提供的態度,卻可以是一個重新思考人與食物、人與自然、人與地球關係的起點。

活在今時今日,氣候變遷已經是無可迴避的事實,「成為戒絕燃料的純粹主義者毫無可能」,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應該雙手一攤什麼也不做,只是如何尋求平衡點卻需要智慧。「要怎麼鼓勵大家維持希望,但又不任現狀延續下去?」金索夫一位打算製作全球氣候變遷影片的朋友問道。因為,「實情可怕極了:我們正領著自己走向人類滅絕的深淵。沒完全看懂的觀眾會緩步走出電影院,無動於衷,……而看懂了的也許會被嚇倒,覺得末日已至。他們走出戲院時可能臉色發白,可是還是啥也不做。要怎麼做才能啟發適宜的悔改態度,對已經真的非常痛苦的地球道歉?」金索拉的女兒卡蜜兒,提供了一個誠懇而實際的答案:

「我們還買不起油電車或太陽能屋,可是,我們的確關心很多東西。……食物是真實的,給我一種安全感,我十分幸運。感覺安全對我這個年齡的人而言,並不容易。……一餐一餐來,我們就能改變我們的星球。不論我聽到的未來預測多麼陰沉,對我和我的同儕來說,那麼做就是希望所在。」

這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怎麼吃「就決定了這個世界怎麼被使用。」就像近幾年每到中秋是否烤肉吵吵嚷嚷,但烤肉與否其實根本並非重點所在,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真的願意把減碳當成一種生活的實踐。我們不一定要「完全禁絕」紙張的使用才有資格呼籲減碳(如同某烤肉商憤怒的指責),不烤肉更不代表就是「道德崇高」,我們還太習慣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

有些問題需要我們重新思考。

 

 

 

 《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一書封面  
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

  • 作者:芭芭拉金索
  • 譯者:唐勤
  • 出版:天下文化,2008年8月9日